-
新技术可对废塑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俄罗斯国立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其团队正在开发通过充分燃烧和中和有毒气体,对聚乙烯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新技术并获得进展。 研究人员将废弃的聚乙烯研磨成粉末,与硝酸锂、硝酸钠、硝酸钾的共晶混合物和碱按比例搅拌在一起。共晶混合物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在特定比例下形成熔点相对最低的混合物。 研究人员将搅拌均匀的上述物质放入烘箱中,加热至220…
-
农作物减产、鱼类死亡……英国正面临全国性水资源短缺
英国“国家干旱小组”12日发布消息称,目前,英国正面临全国性水资源短缺,多个地区持续干旱,河流流量、水库水位持续走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近日,英国多地遭遇干旱,部分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英国官方通报称,今年上半年是英国自1976年以来最干旱的半年。尽管7月出现部分降雨,但河流流量和水库水位较6月仍呈下降趋势。…
-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 联合国治理塑料污染新一轮谈判举行
在智利复活节岛,一名游客(左)与当地志愿者用筛网分拣海洋塑料垃圾。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摄 如果用保鲜膜来包裹整个地球,需要多少塑料?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塑料被压成1毫米厚的薄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上;如果用普通货运车厢运送这些废弃物,车厢连成一列可绕地球赤道17圈。 正在瑞士日…
-
国际法院发布历史性裁决,气候不作为或违反国际法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日前,经过为期五年的书面陈述与听证,联合国最高法院——国际法院(ICJ)于7月下旬发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该裁决明确指出,“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是一项基本人权,并强调各国若未能有效保护地球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构成对国际法的违反。 方正证券对此发布研报表示,这一裁决被广泛视为国际法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也为各…
-
塑料污染每年造成损失超1.5万亿美元
联合国《全球塑料公约》最终轮谈判于5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启幕,170多国代表共同磋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治理协议。值此之际,英国《柳叶刀》杂志3日发布重磅研究报告称,塑料污染正对人类健康构成“日益严峻却未获足够重视的威胁”,每年造成的健康相关经济损失不低于1.5万亿美元。 研究报告揭示,从新生儿到古稀老者,塑料渗透人类生命的每个阶段,已成为诱发疾病甚至导…
-
海冰减少与臭氧空洞恢复加剧两极冰盖融化
记者7月14日获悉,国际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日前发表了极地冰盖研究领域的一项突破性成果。由中山大学领衔的国际团队实现了对两极冰盖整体融化状态的长时序评估,填补了该领域的关键观测空白。研究结果显示,两极冰盖融化正在加剧,北极海冰减少与南极臭氧空洞恢复为关键“推手”。 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冰盖和位于北极的格陵兰冰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全…
-
中国经验助力巴西东北部地区能源转型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巴西尤其是巴西东北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董事兼巴西发展协会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科埃略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巴西东北部已成为该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区域。国家电投、中广核、三峡集团、比亚迪、国家电网等中国企业在当地持续扩大投资…
-
欧盟计划将CBAM范围扩大至下游产品
7月2日,欧盟委员会在其 《欧洲钢铁和金属行动计划》中宣布了一项倡议,旨在将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范围扩大到一些下游产品,从而降低碳泄漏的风险。 欧盟发现在CBAM的申报过程中,一些欧盟下游产品生产商为了规避碳排放成本增加而将生产转移到海外,或一些欧盟买家倾向于从气候政策要求较弱的第三国进口产品的情况。 此次额外的《反规避措施》意在针对这些企图规避CB…
-
南非推出首家生物多样性抵消银行
日前,在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的南非全国生物多样性抵消大会期间,南非正式推出该国首家生物多样性抵消银行,旨在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支持国家实现环境、社会和治理目标,推动包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生物多样性抵消银行是一种市场机制,允许开发商通过资助或实施生态保护项目,抵消其项目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例如,因城…
-
埃及加速发展氢能产业
埃及投资和自由区总局日前宣布,将在埃及南西奈省启动中东地区最大的绿氢工厂项目。项目占地面积达127平方千米,总投资高达170亿美元,规划年产能为40万吨绿氢。同时,埃及还计划在新行政首都建设中东地区第一座以绿氢为动力的摩天大楼。埃及媒体评论指出,埃及境内多个绿氢项目相继投产或开工,标志着埃及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迈出坚实步伐,对推动该国实现减碳目标、加速能源转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