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速服务区,如何“零碳”运营?

绿电供应、林业碳汇等措施,让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年均减排3410.1吨二氧化碳,实现“零碳”运营。这个零碳服务区运营以来,通过节能降碳、固碳增汇,已具备可持续碳中和能力。

“电不多了,得赶紧充电。”国庆假期,林先生驾驶新能源汽车从山东济南赶往潍坊老家,行驶至青银高速K315公里处,他驶入济南东服务区。

传统印象中,服务区就是“加油、如厕、喝水、吃饭”的歇脚地,但林先生发现,这里有点不一样:碧草茵茵,绿树环绕,荷花喷泉造型别致,综合楼外墙点缀泉水图案。

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是山东高速重点建设的零碳服务区,于2019年7月26日正式开放运营。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济南东服务区日均入区车辆约1.3万辆,日均入区客流约4.4万人次。

服务区如何实现“零碳”运营?“算算碳账单,门道在里面。”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张力带记者一探究竟。

服务区基本实现绿电供应,年节约标准煤1200吨

“跑200公里,超快充需要充多久?”车停在一处充电桩前,林先生问工作人员。

“1秒钟,1公里。”工作人员指指头顶的牌子——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有这么快?”林先生半信半疑,掏出手机扫码“一键充电”,接着,他下车休息片刻,再去接杯热水,回来一瞧,车已经电量满满。

服务区里,型号、功率不同的充电桩依次排开,林先生使用的超快充充电桩功率达到600千瓦。车辆穿梭,司机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型号、功率的充电桩自主充电。

济南东服务区占地300亩,规模大、遍布充电桩,日均用电量约6000千瓦时。电从哪里来?能供应充足吗?

张力指向车棚上方,一排排蓝黑色的光伏板整齐铺展。他介绍,服务区建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利用高速公路边坡、停车场和屋顶等,建成总装机容量3.2兆瓦的光伏电站,配套3.2兆瓦时储能设备,装机容量、储能规模在目前同类服务区建设项目中处于领先。张力说:“现在,服务区日均发电量1万千瓦时以上,年节约标准煤1200吨。”

日均发电量1万千瓦时以上,远超日均用电量6000千瓦时,富余的电去哪了?张力介绍:“服务区自给自足、基本实现绿电供应,多余的电能通过安全、高效的方式输送给电网。”

记者观察,服务区还藏着不少低碳“细节”:车棚上方,安装的是双面发电光伏板,利用反射、散射等原理,发电效率更高;停车场中央,一座向日葵造型的景观由光伏发电板搭建而成,白天源源不断吸收太阳能,夜里花瓣自动合拢;公路边坡,光伏板材质更柔软,守护公路安全……

节能降碳做“减法”,固碳增汇做“加法”

晌午,服务区综合楼内人流如织,走廊里弥漫着浓郁的饭菜香。

“一到饭点,人山人海。”张力说:“这里是山东省内客流量最大的服务区之一,年接待顾客能达1000余万人次。”

人流量大,就会在运营中产生较多废水,如何处理?

在服务区的“后花园”,绿化带角落里有两间白色平房。推开门,污水处理设备正在运转,污水在这里经过一系列处理,达标后再流入回用水罐,用于园区绿化、冲洗地面等。

服务区打造的污废资源化处理系统,应用了水量、水质应急处理工艺技术,解决了服务区用水高峰低谷波动大、污水温室气体逸散大等难题,实现中水有效回收利用。

“以前,服务区运营、清扫用的都是柴油车,如今改用电动车;餐饮商家做饭的燃气锅灶也做了电气化改造,能用上清洁能源的都进行了替代。”张力说。

节能降碳做“减法”,固碳增汇做“加法”。林业碳汇提升系统是服务区实现零碳排放的重要方面。服务区通过增植1.9万余平方米绿植,抵消温室气体排放。目前,服务区林业面积达6.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3%以上。为了提高服务区碳汇能力,特意遴选了固碳能力强的乔木和竹林等植被,有效提高服务区绿化固碳能力和生态功能。

智慧管控系统助力,服务区实现可持续碳中和

碳排放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计量?

回到办公桌前,张力打开零碳智慧管控系统介绍:“追踪碳排放动态数据,我们有个聪明‘助手’。”

屏幕上,有一座数字孪生服务区,各系统运维情况一览无余:今日发电量、充电桩功率、发电高峰期、空调运行数量……一组组数据实时闪动、跳跃。

这个智慧管控系统是山东高速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区能源智慧管控系统,实现了与光伏、储能、微网、照明、暖通空调和污水处理等所有间接碳排放源的数据互通。

“数据互通后,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决策,智能操控设备。”张力解释,“比如,如果空调以室内26摄氏度为基准,低于此温度时,系统可自动关闭部分空调,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设备智慧化控制。”在他看来,有了这个“助手”,服务区才能算精账、巧管理。

张力算了笔账,“按照系统实时监测,服务区年均排放2060.97吨二氧化碳,通过林业碳汇提升系统年均减排3410.1吨二氧化碳,林业碳汇量53.4吨二氧化碳,这么算下来,服务区已实现‘零碳’运营。经过认证,服务区目前具备可持续碳中和能力。”

“目前,我国已建成近4000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如果能将零碳服务区经验推广开来,意义重大。”山东高速集团能源环境部副部长周鹏飞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生态设计、循环利用、工程绿化、能源替代等措施,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助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10 月 9 日 上午9:53
Next 2024 年 10 月 12 日

相关推荐

  • 科技创新链接绿色发展,爱普生获得2024澎湃新闻“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

    近日,2024澎湃责任践行者年会在上海成功举行,爱普生荣获“年度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奖项。 今年是联合国提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20周年,ESG理念正日益成为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世界通用体系。2024澎湃责任践行者年会旨在呈现责任践行优秀案例,为促进企业和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样本。爱普生此次入选“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凸显了其在推…

    2024 年 12 月 25 日
    0
  • 中国电动汽车究竟有没有核心技术

    得益于国家战略引领和企业攻坚克难,我国电动汽车避开了美日欧传统燃油车的优势领域,在新能源赛道上形成了核心技术领先。对产业发展有着准确的认知和判断,是企业在竞争中找准定位和赢得优势的前提。 中国电动汽车究竟有没有核心技术?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如果说,传统燃油车核心技术主要指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三大件,那么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就是电…

    2024 年 10 月 28 日
    0
  • 五部门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近日,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持续做好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和认定管理,开展化工园区评价及改造。 化工园区是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以来,各地积极推进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化工园区安全环…

    2025 年 8 月 13 日
    0
  • 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

    黄沙退却,新绿涌动。夏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合龙点,去年11月种下的玫瑰花苗竞相绽放。阳光下,一条条滴灌带向远处蜿蜒,精准灌溉新植下的苗木。隔绝万里黄沙的“绿围脖”,生机勃勃。 这条绿色阻沙防护带体现了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显著成效。率先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中国科学家获得“地球卫士奖”……中国的治沙故事,正成为撬动世界行动的绿色支点。 “中国…

    国内新闻 2025 年 6 月 4 日
    0
  • 欧盟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为哪般?

    欧洲议会近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投票通过一项法规修订案,在新的乘用车和厢式货车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方面,将给予汽车制造商更灵活的排放合规选择。 欧盟委员会今年4月1日提出一项法规修订案,其中的灵活性措施允许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2027年内,不必按年度审核,而是以这3年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来衡量其是否达到减排目标。这意味着,即便车企在个别年份的排放超标,仍可通过…

    国内新闻 2025 年 5 月 20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