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携手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作出中国贡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日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闭幕。大会通过《公约》2025—2026年预算、应对沙尘暴、应对干旱、强化科研创新等39项决议文件。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切实履行缔约国义务,举办中国馆系列活动,累计举办10余场边会,为携手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共同迈向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利雅得全球抗旱伙伴关系’的启动令人充满希望”

本次大会以“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为主题,重点讨论加快土地恢复和抗旱议题,增强各方应对荒漠化的能力。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在闭幕全体大会上发表讲话说,本届大会将土地和干旱议题提升到更广泛层面进行讨论,并将其确立为全球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粮食安全等相互关联挑战的基石。“尽管缔约方需要更多时间就如何应对干旱这一关键问题达成一致,但‘利雅得全球抗旱伙伴关系’的启动令人充满希望。这一里程碑式的倡议将致力于应对最紧迫的挑战之一。”他说。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深入参与《公约》核心预算、应对干旱机制安排、中期评估和未来战略制定、草原和牧场、沙尘暴等议题,以及履约审查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磋商,发挥了建设性引导作用。同时,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举办了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第一次指导委员会会议暨中阿合作研讨会等,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荒漠化。

 “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

会议期间,中国馆综合宣介了中国防治荒漠化的努力和成效,展示智能植树机器人、大数据平台等设备技术,讲述防沙治沙中国故事,搭建起促进广泛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中国馆看到中国基层努力治沙的介绍,《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安德丽娅·梅萨·穆里罗深受触动。“卓越的领导、科学的政策、高效而坚决的执行、地方与民间共同努力、创新与传统融合统一,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国经验。”她说。

在“中国‘绿色长城’走向世界”主题边会上,中方向与会代表介绍“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0多年的举措、经验和重大成就;在“绿色技术、绿色未来”主题边会上,中方介绍了中国与非洲、中亚等地区的荒漠化防治合作成果,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同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续签谅解备忘录……“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是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国家。”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阿拉伯国家区域局局长阿卜杜拉·阿尔·达尔达里表示,“在防治荒漠化领域,中国有很多经验值得各国学习和借鉴。”

 “努力把荒漠化防治理念和技术分享给世界”

签署《公约》30年来,中国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行稳致远。中国开拓“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蒙古国、中亚、非洲等地建立防沙治沙示范基地,连续举办9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还与同样面临荒漠化问题的中亚、非洲国家分享治沙技术和经验,提供技能培训,为全球南方共谋绿色发展注入动力。

“一项和铁路干线相关的治沙成就,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防沙治沙经验的宝贵。”来自黎巴嫩农业部的侯赛因·纳斯鲁拉去年在中国宁夏参加了一场研讨会,中国馆的展示区正好有他参会时的合影。“包兰铁路曾遭受严重沙害,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当地形成了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共同组成的‘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值得世界借鉴,能够有效助力其他国家荒漠化防治。”

“中国采取了一种非常全面的方法来解决土地退化问题。”《公约》秘书处首席科学家巴伦·约瑟夫·奥尔表示,中国在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时注重全局思维,促进环境和经济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荒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努力把荒漠化防治理念和技术分享给世界。”奥尔说。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12 月 21 日
Next 2024 年 12 月 21 日

相关推荐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环境部26日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

    国内新闻 2025 年 4 月 3 日
    0
  • 202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发布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12日消息,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影响中东大部地区,入汛后南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局地极端性突出,秋台风严重影响华南华东地区,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损失。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综合考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和灾害影响等因素,确定202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如下(按灾害发生时间排序)…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14 日
    0
  • 生态环境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表示,2024年,蓝天保卫战决心不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李天威表示,2025年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突出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全面推进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全力完成“十…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27 日
    0
  • 气候变化与城市火灾如何关联影响?中国科学家领衔研究首次揭示

    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城市》在线发表一篇气候变化领域重要研究论文,首次确定气候变化与城市火灾之间的关联影响。 这一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完成的研究成果,对未来城市规划、应急响应策略制定,以及国家和城市消防规划与政策制定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石龙教授介绍说,全球火…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7 日
    0
  • 《循环经济三重奏:助力中国落实气候行动》研究报告在COP29期间发布

    11月20日,巴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在“循环经济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外实践”主题边会上,《循环经济三重奏:助力中国落实气候行动》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联合研究撰写,旨在探索循环经济在应对气候危机中的关键作用和发展路径,协同推进中…

    国内新闻 2024 年 11 月 24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