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携手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作出中国贡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日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闭幕。大会通过《公约》2025—2026年预算、应对沙尘暴、应对干旱、强化科研创新等39项决议文件。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切实履行缔约国义务,举办中国馆系列活动,累计举办10余场边会,为携手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共同迈向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利雅得全球抗旱伙伴关系’的启动令人充满希望”

本次大会以“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为主题,重点讨论加快土地恢复和抗旱议题,增强各方应对荒漠化的能力。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在闭幕全体大会上发表讲话说,本届大会将土地和干旱议题提升到更广泛层面进行讨论,并将其确立为全球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粮食安全等相互关联挑战的基石。“尽管缔约方需要更多时间就如何应对干旱这一关键问题达成一致,但‘利雅得全球抗旱伙伴关系’的启动令人充满希望。这一里程碑式的倡议将致力于应对最紧迫的挑战之一。”他说。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深入参与《公约》核心预算、应对干旱机制安排、中期评估和未来战略制定、草原和牧场、沙尘暴等议题,以及履约审查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磋商,发挥了建设性引导作用。同时,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举办了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第一次指导委员会会议暨中阿合作研讨会等,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荒漠化。

 “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

会议期间,中国馆综合宣介了中国防治荒漠化的努力和成效,展示智能植树机器人、大数据平台等设备技术,讲述防沙治沙中国故事,搭建起促进广泛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中国馆看到中国基层努力治沙的介绍,《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安德丽娅·梅萨·穆里罗深受触动。“卓越的领导、科学的政策、高效而坚决的执行、地方与民间共同努力、创新与传统融合统一,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国经验。”她说。

在“中国‘绿色长城’走向世界”主题边会上,中方向与会代表介绍“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0多年的举措、经验和重大成就;在“绿色技术、绿色未来”主题边会上,中方介绍了中国与非洲、中亚等地区的荒漠化防治合作成果,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同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续签谅解备忘录……“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是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国家。”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阿拉伯国家区域局局长阿卜杜拉·阿尔·达尔达里表示,“在防治荒漠化领域,中国有很多经验值得各国学习和借鉴。”

 “努力把荒漠化防治理念和技术分享给世界”

签署《公约》30年来,中国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行稳致远。中国开拓“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蒙古国、中亚、非洲等地建立防沙治沙示范基地,连续举办9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还与同样面临荒漠化问题的中亚、非洲国家分享治沙技术和经验,提供技能培训,为全球南方共谋绿色发展注入动力。

“一项和铁路干线相关的治沙成就,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防沙治沙经验的宝贵。”来自黎巴嫩农业部的侯赛因·纳斯鲁拉去年在中国宁夏参加了一场研讨会,中国馆的展示区正好有他参会时的合影。“包兰铁路曾遭受严重沙害,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当地形成了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共同组成的‘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值得世界借鉴,能够有效助力其他国家荒漠化防治。”

“中国采取了一种非常全面的方法来解决土地退化问题。”《公约》秘书处首席科学家巴伦·约瑟夫·奥尔表示,中国在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时注重全局思维,促进环境和经济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荒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努力把荒漠化防治理念和技术分享给世界。”奥尔说。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12 月 21 日
Next 2024 年 12 月 21 日

相关推荐

  • 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发布

    本报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林丽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以下简称《通用实施规则》)和中国产品碳足迹标识,这是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该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构建全国统一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工作取得关键突破。 本次发布的《通用实施规则》是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活动的重要技术文件,该文件明…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25 日
    0
  • 海上风电项目管理有了新规范

    自然资源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的通知》,从强化规划管控、厉行节约集约、优化用海审批、坚持生态用海4方面提出12项措施,进一步优化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稳步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47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3910万千瓦,占全球总容量50%,已成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 自然资源部海…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8 日
    0
  • 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高耗能高排放设备更新改造

    国家发改委24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设备更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推动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各领域还存在大量老旧设备,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潜力依然巨大。将超长期…

    国内新闻 2024 年 9 月 25 日
    0
  • 2030年将基本建成新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中国气象局近日印发《关于构建新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基本建成与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意见提出,到2030年,气象灾害防御全面融入基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和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综合农业气象观测站网、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基本建立乡村宜居宜业宜游气象服务业务,农村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国内新闻 2025 年 4 月 10 日
    0
  •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探访美丽中国创新实践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提出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生态环境部将于8月15日起,推出20集大型系列片《绿水青山中国答卷》。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主线,聚焦浙江湖州、内蒙古巴彦淖尔、四川成都、江苏常州、重庆、广东佛山、江西赣州、新疆和田、河南济源、辽宁锦州、青海省青海湖、吉林松原、湖北十堰、贵州铜仁、天津、山…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18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