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携手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作出中国贡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日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闭幕。大会通过《公约》2025—2026年预算、应对沙尘暴、应对干旱、强化科研创新等39项决议文件。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切实履行缔约国义务,举办中国馆系列活动,累计举办10余场边会,为携手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共同迈向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利雅得全球抗旱伙伴关系’的启动令人充满希望”

本次大会以“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为主题,重点讨论加快土地恢复和抗旱议题,增强各方应对荒漠化的能力。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在闭幕全体大会上发表讲话说,本届大会将土地和干旱议题提升到更广泛层面进行讨论,并将其确立为全球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粮食安全等相互关联挑战的基石。“尽管缔约方需要更多时间就如何应对干旱这一关键问题达成一致,但‘利雅得全球抗旱伙伴关系’的启动令人充满希望。这一里程碑式的倡议将致力于应对最紧迫的挑战之一。”他说。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深入参与《公约》核心预算、应对干旱机制安排、中期评估和未来战略制定、草原和牧场、沙尘暴等议题,以及履约审查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磋商,发挥了建设性引导作用。同时,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举办了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第一次指导委员会会议暨中阿合作研讨会等,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荒漠化。

 “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

会议期间,中国馆综合宣介了中国防治荒漠化的努力和成效,展示智能植树机器人、大数据平台等设备技术,讲述防沙治沙中国故事,搭建起促进广泛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中国馆看到中国基层努力治沙的介绍,《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安德丽娅·梅萨·穆里罗深受触动。“卓越的领导、科学的政策、高效而坚决的执行、地方与民间共同努力、创新与传统融合统一,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国经验。”她说。

在“中国‘绿色长城’走向世界”主题边会上,中方向与会代表介绍“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0多年的举措、经验和重大成就;在“绿色技术、绿色未来”主题边会上,中方介绍了中国与非洲、中亚等地区的荒漠化防治合作成果,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同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续签谅解备忘录……“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是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国家。”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阿拉伯国家区域局局长阿卜杜拉·阿尔·达尔达里表示,“在防治荒漠化领域,中国有很多经验值得各国学习和借鉴。”

 “努力把荒漠化防治理念和技术分享给世界”

签署《公约》30年来,中国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行稳致远。中国开拓“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蒙古国、中亚、非洲等地建立防沙治沙示范基地,连续举办9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还与同样面临荒漠化问题的中亚、非洲国家分享治沙技术和经验,提供技能培训,为全球南方共谋绿色发展注入动力。

“一项和铁路干线相关的治沙成就,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防沙治沙经验的宝贵。”来自黎巴嫩农业部的侯赛因·纳斯鲁拉去年在中国宁夏参加了一场研讨会,中国馆的展示区正好有他参会时的合影。“包兰铁路曾遭受严重沙害,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当地形成了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共同组成的‘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值得世界借鉴,能够有效助力其他国家荒漠化防治。”

“中国采取了一种非常全面的方法来解决土地退化问题。”《公约》秘书处首席科学家巴伦·约瑟夫·奥尔表示,中国在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时注重全局思维,促进环境和经济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荒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努力把荒漠化防治理念和技术分享给世界。”奥尔说。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12 月 21 日
Next 2024 年 12 月 21 日

相关推荐

  • 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万亿元(数说美丽中国)

      在广西龙胜,罗汉果、大叶百合等林下中药材,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在福建沙县,林下种植的穿山龙、牛奶根,成了沙县小吃炖罐的食材;在浙江安吉,“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园改造提升工程”规划建设林下露营基地等功能区,着力打造旅游产业集群……近年来,多地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以开展复合…

    2025 年 5 月 7 日
    0
  •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发布

    本报成都8月19日电  (记者董丝雨、宋豪新)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8月19日在四川成都开幕。论坛以“守护自然瑰宝  共绘和合之美”为主题,在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国家公园监测体系建设方案》等重要成果。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显示:第一批国家公园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120余处,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提升国家公园自然生态…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22 日
    0
  • 科技创新链接绿色发展,爱普生获得2024澎湃新闻“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

    近日,2024澎湃责任践行者年会在上海成功举行,爱普生荣获“年度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奖项。 今年是联合国提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20周年,ESG理念正日益成为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世界通用体系。2024澎湃责任践行者年会旨在呈现责任践行优秀案例,为促进企业和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样本。爱普生此次入选“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凸显了其在推…

    2024 年 12 月 25 日
    0
  • 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发布

    本报北京8月3日电  (常钦、王佳一)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负责实施的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近日正式发布。该志书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覆盖全国及各省、区、市,综合地表与深部、海洋和陆地的地质志书,是我国当前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浓缩,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科学普及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新一代《中…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5 日
    0
  • 青海最新调查填补国内高海拔区域菌物多样性认知空白

    新华社西宁3月6日电(记者李琳海)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获悉,近期青海首次全面系统完成大型真菌资源专项调查,摸清了该省大型真菌资源本底情况,填补了国内高海拔区域菌物多样性认知空白。 据了解,2022年起,青海省林草局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海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团队启动了…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7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