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丽中国建设稳步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顽强努力,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2024年,我国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深化,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国土绿化面积再创新高,“双碳”目标推进成效显著,黄河治理再上台阶,资源循环书写新篇,美丽中国建设稳步推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出台一周年之际,本版推出特别报道,展现2024年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成绩、新亮点,记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编  者

 

生态修复

  今年以来继续推进实施3批工程

  山水工程,让自然生态得到系统修复

本报记者  常  钦

1亿亩

“十三五”以来,山水工程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山水工程,全称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十三五”以来,自然资源部协同财政部等部门,指导各地实施52个山水工程,对受损、退化、服务功能下降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工程范围涉及29个省份,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推动各类自然生态要素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李建中介绍。

2024年以来,自然资源部继续指导地方深入推进实施“十四五”时期3批山水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超500万公顷。同时,会同财政部等部门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系统谋划未来一段时期山水工程布局。进一步推广“中国山水工程”模式,发布山水工程典型案例,指导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等省份组织开展省级山水工程,已有多个项目落地实施。

 

绿色发展

  目前我国最大海上光伏项目正稳步施工

  海上光伏电站,提升海域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本报记者  姚雪青

200万千瓦

我国最大的海上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

今年5月,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在江苏连云港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

“海上光伏电站可实现就近发电、就近消纳,缓解东部沿海省份用电紧张问题。”中核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飞介绍,项目所在的田湾核电站已确权的温排水海域,日照时间长、光照利用率高,有效发电时间长。海洋环境温度相对稳定,水面可为光伏板提供天然冷却效果,减少高温对光伏板性能的影响。海上空气清洁度较高,能减少因自然因素导致的发电波动。在海上建设光伏电站,能充分提升海域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陆上其他重要用途用地释放更多空间。

目前,该项目正在稳步施工。中核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范军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330万余块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组成480个光伏发电单元,形成深蓝色的光伏海。

该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运,年平均上网电量22.34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约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7万吨。

 

国土绿化

  森林覆盖率再创新高

  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绿色家底持续增厚

本报记者  董丝雨

25%

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

2020年,23.04%;2022年,24.02%;2023年,超过25%……我国森林覆盖率再创新高,持续增厚的绿色家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近年来,我国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国土绿化不断取得新成果。

“从绿化空间看,我国一些地区已经遇到‘天花板’,需要转变观念,把提高质量作为最大增量;从发展趋势看,预计10年左右,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峰值,提高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迫在眉睫。”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北地区是国土绿化主战场。“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一年多,截至目前,“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2024年,“三北”工程区累计下达中央投资320亿元,推进实施重点项目287个,完成各项建设任务5700万亩。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以三北地区和南方集体林区为重点,统筹做好数量质量并重,向存量林地、宜林草地、盐碱地沙地等要空间。

 

“双碳”目标

  自愿碳市场与强制碳市场构成完整碳市场体系

  两个市场,实现减排主体全覆盖

本报记者  寇江泽

1137万余吨

自愿碳市场已公示项目预计每年可产生核证自愿减排量1137万余吨

今年初,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这是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又一个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自愿碳市场交易的产品是核证自愿减排量。截至今年10月,已公示减排项目44个,按目前已公示的项目计算,预计每年可产生核证自愿减排量1137万余吨。

2021年7月,作为强制碳市场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然而,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在发电企业开展,按计划将逐步覆盖其他重点排放行业,但仍有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等行业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减排经济收益。启动自愿碳市场,有利于统筹全国碳资源,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两个市场通过碳抵消机制互补衔接,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碳市场体系,实现对减排主体的全覆盖。”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说。

 

黄河治理

  黄河干流再建一座重大水利工程

  古贤工程,和小浪底形成水沙调控“双动力”

本报记者  王  浩

685万亩

古贤工程将改善约685万亩灌区的水源条件

晋陕大峡谷,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导流洞施工支洞建设正忙。

“调节泥沙,古贤工程能发挥大作用。”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负责人李振国介绍。黄河73%的水量、60%的沙量产自古贤工程坝址以上区域,大坝将布设低位排沙底孔、中位泄洪中孔、高位溢流表孔,“上中下”相互配合,蓄水拦沙、防洪减淤。

“古贤工程建设后,能和小浪底水库相互配合,形成水沙调控‘双动力’。”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庆亮介绍,古贤工程和小浪底水库相距约450公里,接力调水,塑造大流量,提高下游河道输沙效率。未来,古贤工程投入运用后,将确保下游河床长期不抬高,有利于维持中水河槽过流能力,保持稳定的河道形态。

刘庆亮介绍,古贤工程有防洪减淤、水资源调蓄、供水灌溉等功能。古贤工程建成后,黄河水将跃上黄土圪梁,缓解灌区地下水超采问题,黄河下游、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用水有了可靠保障。

 

资源循环

  新建央企探索绿色低碳产业

  中国资环,带动循环经济高质高效发展

本报记者  李心萍

1万亿元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对资源循环利用高度重视,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对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资环”)专门作出重要指示。

中国资环的成立,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资源回收再利用,更好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将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有利于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循环经济高质高效发展,抢占国际绿色低碳产业竞争新赛道。

目前,中国资环正做好起步阶段各项工作:摸清情况底数、对接发展需求、找准问题症结;走进部分国有企业及在汽车拆解等领域领先的企业,寻找合作空间,同时与地方政府及部门、企业洽谈对接,探索合作路径。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商务部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4日 08 版)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12 月 21 日 下午2:17
Next 2024 年 12 月 24 日

相关推荐

  • 物种名录更新 保护措施有力(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22日公布。我国着力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发布,首次收录蜻蜓、蚯蚓 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以下简称“2025版名录”…

    2025 年 5 月 23 日
    0
  • 能源法确定优先保障民生用能

    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施行,共九章八十条。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单行法聚焦能源某一领域,调整的能源法律关系有一定局限性,“能源法规范的是各类能源上中下游、产供储销等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关键共性的法律关系,是我国能源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能源法确立了能源开发利用、储备调节、供应服务、应急管理等制度,…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3 日
    0
  • 塑料污染每年造成损失超1.5万亿美元

    联合国《全球塑料公约》最终轮谈判于5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启幕,170多国代表共同磋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治理协议。值此之际,英国《柳叶刀》杂志3日发布重磅研究报告称,塑料污染正对人类健康构成“日益严峻却未获足够重视的威胁”,每年造成的健康相关经济损失不低于1.5万亿美元。 研究报告揭示,从新生儿到古稀老者,塑料渗透人类生命的每个阶段,已成为诱发疾病甚至导…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7 日
    0
  • 生态环境部:中国为COP27取得的积极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近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中方全面深入参与近百项议题谈判磋商,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会议取得一揽子积极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本次大会以“共同落实”为主题,对发展中国家高度关切的适应、资金及损失与损害…

    2024 年 9 月 21 日
    0
  • “十五五”加强电氢协同规划的思考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氢生产国和应用市场。在全面谋划“十五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31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