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服务实现“双碳”目标 全域化全场景一站式智慧化生态服务平台

12月25日,3060零碳产业基地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双碳”全领域专家和多行业零碳应用场景。

图为发布会现场

  该基地是服务国家碳中和碳达峰落地实施的全域化全场景一站式生态服务平台,由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京东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学、三零六零碳科技集团五家单位共同打造,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协同构建“双碳”产业生态。零碳产业基地聚焦零碳综合能源服务,为全行业、多场景高碳排放用能单位的能源转型和碳排放双控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国务院研究室原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杨书兵,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会长牛昌文,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徐东华,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环境能源研究所执行所长张晏玮,《智慧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赵嫣艳,京东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区域中心总经理赵智勇,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天津分院副院长孟伟,天津理工大学海洋能源与智能建设研究院院长高喜峰,3060零碳产业基地主任刘宣,会议由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挺主持。

国务院研究室原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杨书兵先生在致辞中表示,2025年是我国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的关键之年,需要以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统筹考虑“双碳”各项工作。3060零碳产业基地以“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机制体制创新,和以市场化导向为路径的绿色低碳产业积聚,为我国“双碳”产业链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作为支持单位,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充分发挥所属环境能源研究所在政策咨询、产业规划、智库支持、企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助力3060零碳产业基地的产业融合发展。徐东华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跨行业、跨专业、跨领域合作既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也是一种组织形态创新,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的解题思路。

此前,基地合作各方已通过联合为不同地区的高校、化工、制药等高能耗用能单位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进行跨体制间的融合发展实践。各方在商务对接、数据采集、技术应用、方案分析、可研报告、项目投资等各环节形成紧密协作,提高了项目落地的技术含量、效率和水平。

此次对于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全领域智库专家的全面征集,是面向市场的个性化用能与节能需求,解决高碳排放企业在能源使用、能源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管理等匮乏问题。

建立在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环境能源研究所的“双碳”智库,除了邀请能源与“双碳”领域的院士、专家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学者外,还将吸纳一线技术或管理人员。“实战派”技术专家和具有“双碳”战略思维的企业家,长期在一线从事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大量能源转型类项目实战经验。各领域专家将作为跨专业复合型人才,为3060零碳产业基地全面发展和零碳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支撑。面向高碳排放企业,指导解决新能源开发利用、综合用能节能和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的系统性减碳问题。

在可持续、高质量这个全社会共同的发展目标下, 该基地将与不同行业的知名企业进行零碳应用场景构建方面的合作,与各行业间实现价值共创。以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前提,基地将于2025年8月组织召开“双碳”产业链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

大会将集成展览展示不同行业高耗能场景的零碳建设路径,引领带动各行业积极采取综合、系统、全面能源管理措施,紧跟国家政策的节奏,主动完成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大会的目标是要素最全面、议题最前沿、行动最落地,成为能源与“双碳”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品牌。

在发布会上,基地主要合作单位代表分别展示各自在绿色低碳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未来,合作单位能源与低碳相关部门人员,将在位于天津南站科技商商务区的3060零碳产业基地总部联合办公,融合协同,携手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12 月 27 日 上午9:12
Next 2024 年 12 月 30 日

相关推荐

  • 生态环境部:我国已建成规模最大、要素最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在会上表示,我国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技术手段较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提供重要支撑。 从网络规模看,生态环境部直接组织监测站点达3.3万个,其中空气点位1734个,地表水点位3…

    2024 年 9 月 25 日
    0
  • 固态电池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续航更长、“体重”更轻、安全性更强、循环寿命更长……固态电池好处很多。和传统电池电芯采用液态电解质和隔膜不同,固态电池电芯用的是固态电解质。近年来,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明星”,固态电池赛道吸引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目前固态电池研发取得了哪些突破?距离量产还有多远?难点在哪?记者探访相关企业机构,了解固态…

    2024 年 12 月 24 日
    0
  • 气候变化对主食作物有何影响?最新研究评估称或致严重产量损失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一期发表一篇气候变化建模论文发现,大部分主食作物可能会因气候变化出现严重产量损失,即使考虑了限制气候变化影响的缓解措施依然如此。这项研究评估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木薯和高粱6种主食作物,发现只有水稻或许能避免严重损失。 本项研究的相关示意图。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气候变化预计会影响全球粮食系统,但人们仍不确定其影响…

    2025 年 6 月 23 日
    0
  • 2024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24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负责人共同评选的2024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入选的2024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分别是: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召开;“拉索”确认首个超级宇宙线源;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首次实现;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研制成功;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家重大工…

    2024 年 12 月 25 日
    0
  • 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 摸清产品“碳家底” 提升经济“含绿量”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35项新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标准,范围涵盖无人机、投影仪、医疗器械、智能手表等;上海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率先在钢铁等行业推动;云南印发《云南省碳足迹核算重点产品目录清单》,包括11个行业37个类别145种重点产品……一段时间以来,多地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持续推进。 不久前,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通则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

    2024 年 11 月 6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