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600多亿元可用,国家绿发基金打通环保和“双碳”两个板块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885亿元的规模,目前还有600多亿元可以使用。”近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副总经理吕彤轩在由E20环境平台主办的2024固废战略论坛上表示,“很多企业都可能是我们未来的合作伙伴”,“你们的好项目我都记下来了”,希望下一步能够深入对接。

在吕彤轩看来,“前几年老是把环保这个领域视为‘畏途’,觉得好像不是太赚钱”。但是,“今年是一个大年,投资相比前两年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为啥要“极端”关注这些领域?

据吕彤轩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已经打通了环保和“双碳”两个板块的“任督二脉”,找到了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办法。

办法之一就是投资以绿色甲醇为代表的氢基能源或氢气燃料。

“我们现在对这个领域‘极端’关注,因为这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未来。我们那么多农作物秸秆,那么多畜禽粪污,原来是公害,解决不了,现在都成宝贝了。在生产绿色甲醇、绿氨、SAF(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情况下,这些都成了‘极端’稀缺的资源。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的湿垃圾已经供不应求,开始琢磨怎么用超级熔炉的方式补充不足了。”吕彤轩说。

今年9月,上海举办了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合作签约仪式,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集团)分别与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城投)、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绿色甲醇项目原料供应、建设运营、加注销售签署协议。

据本报记者了解,位于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的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属于上海城投。这一项目主要是将湿垃圾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提纯净化压缩制成生物天然气。项目一、二期处理湿垃圾2500吨/日,已经实现全量运营。三期设计处理规模为厨余垃圾2000吨/日,计划于2025年5月建成。三期项目全量投产后,老港基地内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将达到4500吨/日,年生物天然气供应量预计约为2400万立方米。相关方与申能集团的合作将极大填补上海绿色甲醇原料需求缺口。

吕彤轩介绍说:“成本方面,目前国内绿色甲醇的生产成本最低能做到4000元/吨左右,未来还会再降,刚需是摆在那里的,未来中国发展需要150万吨—170万吨生物甲醇,我国目前还几乎没有成型的绿色甲醇产量。”

据悉,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已经投资了上海岚泽能源科技的一个绿色甲醇项目,总投资两亿元,目前资金已经交割。“我们对未来这个行业极其看好,因为上海是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绿色燃料加注中心。以中国为主生产绿色甲醇是有确定性的。”吕彤轩说。

“垃圾中的垃圾”为何每吨能卖4000元?

过去,工业固废磷石膏是“垃圾中的垃圾”,没有任何利用价值,极难处理。但现在,行业积极探索,垃圾变废为宝,身价大涨。

例如,脱水磷石膏原来一吨只能卖四百块钱,但贵州磷化将其做成包装箱后出口澳大利亚,目前已经试水成功,一吨能够卖到4000块钱。

贵州磷化是全国最大的磷肥磷化工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磷石膏排放企业。其每生产一吨磷酸,就会产生4吨至5吨磷石膏。2018年,贵州提出全面实施磷石膏“以渣定产”,要根据处理磷石膏废渣的能力倒推确定磷化工企业的产能。

吕彤轩感慨说:“贵州磷化找到的这条解决问题的路径不得了。我们国家有6亿吨磷石膏,每年新增8000万吨,利用量还不到3000万吨,40%的利用率都不到。我们支持贵州磷化绿色环保公司做高品质建材、装配式建筑,利用高分子材料做绿色包装箱,价值很大。这条路子闯出来了,下一步磷石膏的问题就有望得到解决了。四川、湖北、贵州这些磷石膏集中的地方都有望解决问题,我们要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据本报记者了解,除了贵州磷化,得到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的还有湖北省生态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生态)的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姜功新告诉记者:“湖北生态前期已顺利引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4.9亿元权益资本投资,后续还将积极争取5亿元—10亿元的项目资本金。这些资金至少1/3会用于投资磷石膏综合利用领域。”湖北生态锚定能大量消纳磷石膏的路基材料、高值化利用的Ⅱ型无水石膏新型材料两个方向,可大幅提升湖北磷石膏消纳量和综合利用水平。

打通“任督二脉”第三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2024固废战略论坛上的一个高频词。环保企业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这一领域达成了共识。

吕彤轩说:“我们现在越来越认识到循环经济是很了不起的。中国已经进入‘富钢铁时代’,现在街上到处都是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多光伏塔桶、光伏玻璃等。未来的生产肯定以循环经济为主,不会再用那么多原矿。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已经在支持锂电池回收企业。我们现在在跟中国供销集团、中国再生资源集团合作,对有价值的再生资源进行回收。”

目前,不少环保企业都在进行相关探索。美欣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芮勇介绍说:“在循环经济方面,我们在动力电池回收、汽车拆解、废旧轮胎回收这3个赛道上也做了一些尝试,应该说有很多收获,希望以后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有更多的合作。”

芮勇分享了环保企业拓展循环经济业务的切身体会。他认为做任何细分领域的资源循环业务,形成闭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形成不了闭环,只在中间做某一个加工环节是很难长期发展的。一方面,这会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原料受制于人,末端产品出路也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很容易“卷”,容易投资过剩、产能过剩,导致低价竞争,企业没钱挣。因此,拓展动力电池回收、汽车拆解、废旧轮胎回收等业务的环保企业需要构建一些系统化的闭环能力。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循环经济方面的业务很辛苦,利润空间相对较小,完全靠市场化的手段去推进存在一定困难,特别需要像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这样的平台来引导。

据吕彤轩介绍,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正在与中国供销集团进行谈判,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在他看来,绿色甲醇、磷石膏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领域的项目都是打通环保和“双碳”两个板块的希望。

吕彤轩代表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对环保企业投出了“橄榄枝”:“你们有好项目,我们能提供规模较大的资金支持。你们的痛点就是我们的兴奋点。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还有体量很大的资金,并且对固废领域已经产生并将持续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和大家有深入的合作。”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12 月 30 日
Next 2024 年 12 月 30 日

相关推荐

  • 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

    从城市到乡村、从长途到短途,国庆假期,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为假期交通增添亮色,也为绿色发展添薪蓄力。 新能源汽车出行比例提升。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自驾出行比例占80%,预计超15亿人次,其中新能源汽车流量持续高速增长,为完善自驾出行体验,各地多措并举强化充电保障能力。 在江苏,9月30日至10月6日,高速路网日均通行新能源汽车…

    2024 年 10 月 8 日
    0
  • 生态环保产业要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绿色生产力革命

    2025年3月7日至9日,生态环保产业企业家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弘扬民族企业家精神,传达两会精神,强化党建和行业文化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研修培训班暨“汇聚环保力量 激扬巾帼精神 守正创新绽芳华 美丽中国娘子军”2025年生态环保行业女企业家庆祝三八妇女节,分享和学习业界女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和事迹,发扬和共…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12 日
    0
  • 以实际行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近日在哥伦比亚城市卡利举行。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变化、物种入侵、过度开发等多重因素影响,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利益攸关方亟需形成合力,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目标达成。中国在政策制定、资源调动和技术赋能等方面积极作为,给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新机遇。…

    2024 年 11 月 13 日
    0
  • 外媒:中国正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使用

    新加坡《商业时报》7月9日文章,原题:最新报告:中国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热潮  一份9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正在加快开展其创纪录的可再生能源行动,今年新增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增至去年的1.5倍,占全球在建装机容量的3/4。中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者,新增装机容量的速度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根据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能源监测”(GEM)组织发布的这份…

    国内新闻 2025 年 7 月 11 日
    0
  • 科学家揭秘大气急流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徐国保近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自然》发表长文《大气急流影响了欧洲七个世纪的极端事件》。研究团队系统地探讨了大气急流的位置变化对欧洲森林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揭示了西北欧和东南欧之间对比鲜明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急流是位于上层大气中的高速风带,分别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由西向东环绕地球。急流的位置并不固定,会随着…

    国内新闻 2024 年 10 月 8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