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生活中这样“挖碳”

市民在生活中这样“挖碳”

早上7点半,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后湖苑社区的市民魏英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班,在路边“扫”了一辆共享单车,开始了她一天的低碳生活,在她个人“碳账本”上持续累积碳减排量。

碳交易市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工具,其实,普通人在生活中也能通过绿色低碳行为参与碳减排,并且还能获得收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近日,记者跟随武汉的“低碳达人”,实地体验生活中的各类低碳场景,展开一场“挖碳”之旅,感受碳普惠带来的获得感。

骑单车、乘地铁等能攒碳减排量

魏英骑行大概5分钟后,来到了后湖大道地铁站,随即用支付宝乘车码扫码进站。大约40分钟后,抵达单位所在的武昌区中北路中碳登大厦。

“刚才我通过共享单车和地铁出行,一共积攒了913克的碳减排量。”魏英打开手机微信上的“武碳江湖”小程序,只见首页上显示她的减排量余额有105866克,累计减排量达到了183068克。点击查看“减排量明细”,每笔低碳行为的具体减排量一目了然:骑行“+84g”,地铁出行“+829g”。

如今在武汉,市民的每一次绿色出行和其他低碳行为都能转化成减排量,纳入个人数字碳账户“储蓄”起来,这得益于由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开发、2023年6月上线的“武碳江湖”。

“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专业运营碳普惠的国有企业,由湖北省属国企宏泰集团联合有关企业共建,探索政策与市场相结合,构建政府治碳、企业降碳、个人低碳三位一体的全新碳普惠体系。”湖北宏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世敏介绍,该集团是全国独具碳要素特色的省级金融控股企业,承担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中碳登)和湖北区域碳市场的建设任务。

丰富的减排场景和严谨的减排量计算,是“武碳江湖”的一大特色。打开小程序,记者看到目前接入的低碳场景包括公交、地铁、骑行、新能源车出行,新能源车充电,拼车/顺风车,居民节约用电,自备购物袋,可再生回收等。

“我只需授权小程序读取我的武汉地区乘车码服务数据,每乘坐1次公交,就能获得212.5克减排量;每乘坐1公里地铁,就能获得78.4克减排量。”魏英举例说,她还能通过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发的“惠节电”小程序,授权用户住宅节电数据,系统能够自动与全市用电平均水平进行对比,每少用1度电,就能获得525克减排量,足不出户“赚”减排量。

这些低碳行为是如何具体量化的呢?近年来,武汉市陆续出台了《武汉市碳普惠方法学编制大纲》《武汉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为碳普惠体系规范化管理、方法学和减排量技术评估提供有力支撑。

“比如,依据去年9月发布的《武汉市轨道交通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将个人用户选择机动化出行的排放与选择轨道交通出行产生的排放,按照一定的公式进行比较计算,最后便能得出个人地铁出行的碳普惠减排量。”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介绍,碳普惠方法学旨在通过这种机制,引导个人选择轨道交通方式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从而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

个人碳减排量能兑换商品、参与公益

在公司楼下,魏英走进便利店,准备买一份早餐。她打开“武碳江湖”小程序,进入“低碳商城”页面,选择兑换了一张三明治五折电子券,经收银员扫码,她只需支付原价一半的金额。

“日常生活中积攒的这些碳减排量,可以用来兑换‘低碳商城’里的各种商品和优惠权益,比如零碳文创产品、食品折扣券、餐饮消费券、银行立减金兑换券等。”魏英说,她通过往返通勤的地铁、共享单车出行,以及节约用电、超市自备购物袋等低碳行为,通常一天下来就可以积攒2000多克减排量。这些减排量足够兑换一张热干面五折券,一单就可以帮她节省2—3元钱。

不只是兑换实物,武汉市民还可以用碳减排量参与公益活动。点击进入“武碳江湖”的“低碳活动”专区,“碳中和楼宇”、低碳马拉松、“零碳婚礼”等各类特色活动出现在列表中,用户动动手指,就能够参与其中,为活动捐赠减排量,助力活动实现碳中和。

2023年8月15日,“武碳江湖”上线了“长江有鱼”公益项目。活动期间,用户捐赠碳减排量,将由有关单位为项目定向配捐资金,用于支持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开展长江珍稀鱼类保护。魏英介绍,当时她一次性捐赠了5100克减排量,获得了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颁发的电子公益证书,“感觉自己为保护珍稀动物作了贡献,很有荣誉感”。这些捐赠的减排量将进入基金会碳账户,用于中和基金会日常运营产生的排放。

2024年以来,“武碳江湖”平台推出一系列“碳中和众筹”低碳活动,引导市民将个人减排量捐助给各类活动和公益项目,让碳中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已成功助力武汉马拉松、2024中国碳市场大会、2024六五环境日活动等10余项活动主办方达成“零碳”目标。

个人碳减排量能“打包”交易“变现”

除了用碳减排量兑换礼品、参与公益活动,个人是否可以直接参与碳市场的交易,把减排量“变现”?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张选强告诉记者,目前个人投资者可以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开户,参与湖北碳市场碳排放权的买卖和交易,但是有一定的门槛。

“湖北碳市场的最小交易量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权配额或自愿减排量,而目前‘武碳江湖’上累计减排量最高的用户一年也只能储蓄10万多克,远未达到可以上市交易的标准。”刘树说。

不过,通过第三方平台归集,个人减排量可“打包”达到交易门槛。去年9月,武汉发布第二批碳普惠方法学,积极推广“分布式碳账户”模式,将滴滴出行、快电、支付宝乘车码等第三方服务平台作为个人碳减排量的归集工具。用户在这些平台上开通碳普惠账户后,其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将由“武碳江湖”实时核算,并经用户同意后由第三方平台归集。作为回馈,这些平台将向用户提供与减排量等值的优惠权益。

由平台汇集的这些个人碳普惠减排量,首次被纳入了碳市场交易。近日,有两笔公众积攒的碳普惠减排量共计2000吨,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完成交易,相关平台共获得碳收益8.7万元。“一笔是公众在快电平台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所获得的减排量,一笔是公众使用支付宝开展绿色出行的减排量。”张选强介绍,位于孝感市的舒氏集团有限公司购买了这2000吨减排量。

去年12月发布的《2024碳普惠发展白皮书》显示,有80%的用户听说过或参与过碳普惠及相关活动,相较于2023年增长53%;全国已有27个省份将发布碳普惠机制作为重点工作。在湖北武汉,“武碳江湖”平台用户数量已超过100万。

今年,“武碳江湖”将致力于进一步扩展碳普惠应用场景,将更多商超、酒店、餐饮店、金融网点等纳入进来,通过方法学计算和场景评价,为它们授牌“碳普惠场景”,用户到这些地方用餐、购物等,可以获得减排量,以此引导更多人到低碳场景消费,推动相关单位开展低碳改造和绿色转型。张世敏表示,湖北宏泰集团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进一步把碳普惠与碳交易、碳金融、碳产业相融合,不断完善碳普惠交易机制,通过个人的碳减排激励单位控排,实现“高碳补贴低碳”,以碳普惠“湖北模式”助力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链接

什么是碳普惠?

碳普惠是通过市场机制对个人的低碳行为进行普惠性激励的一种创新机制。通过碳普惠机制,公众的绿色减排行为可以在互联网数字化平台被量化、记录。比如,选择公交地铁出行、进行垃圾分类等,都会被量化成减排量并记录在碳普惠平台个人账本中。通过碳普惠平台,政府、企业都可以给公众减排行为赋予激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碳普惠对提高公众绿色低碳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碳减排活动,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低碳转型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多个省市发布了碳普惠制度相关文件,开展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本报记者李红梅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9日 18 版)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3 月 19 日
Next 2025 年 3 月 19 日

相关推荐

  • 共同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

    野生动物资源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重要抓手。《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4)》显示,北京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已经增加到612种,其中鸟类有519种。仅鸟类种类,就比10年前增加了上百种。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高飞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各方,持续推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守护好…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17 日
    0
  • 气候变化与城市火灾如何关联影响?中国科学家领衔研究首次揭示

    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城市》在线发表一篇气候变化领域重要研究论文,首次确定气候变化与城市火灾之间的关联影响。 这一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完成的研究成果,对未来城市规划、应急响应策略制定,以及国家和城市消防规划与政策制定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石龙教授介绍说,全球火…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7 日
    0
  • 我国每天超2亿人次绿色出行

    本报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韩鑫)记者从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2025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上获悉:目前,全国每天有超2亿人次选择绿色方式出行。其中,每天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通勤,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2400万人次选择共享单车骑行,“优选公交、绿色出行”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

    国内新闻 1天前
    0
  • 上半年绿电交易电量增长49.3%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记者廖睿灵)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6月,全国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同比提高0.52个百分点。其中,省内交易电量2.28万亿千瓦时,同比持平;跨省跨区交易电量6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绿电交易电量1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3%。 6月,全国完成…

    国内新闻 2025 年 7 月 25 日
    0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座谈会举行

    7月24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出席并讲话。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会议强调,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最严密的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

    2025 年 7 月 25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