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标识性概念,这一理念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日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世界意义”研讨会,与会的中外代表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两山”理念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理事长赵英民——

高度契合全球绿色发展共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的20年,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充分印证了这一理念的真理力量。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旋律,是解决一切矛盾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与关键。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挑战下,如何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公平的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关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阐明了发展与保护辩证统一的客观规律,高度契合全球绿色发展共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范式,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借鉴。

同时要看到,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统筹自身发展与保护的能力各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不断深化全球共识、全球行动、全球合作,共同探索发展与保护的协同道路,共同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地球家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胡军——

激发理论共鸣、实践共进、话语共振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环境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少国外学者从这一理念的理论根基、创新突破等角度,开展了一系列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启发的学术探讨。研究普遍认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并非凭空产生的环境保护口号,而是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生态智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十多年来,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个个项目从愿景变为行动和成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为“全球南方”绿色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富有原创性、彰显中国特色的话语广受关注,相关新闻媒体报道和转载数量不断增加。《纽约时报》曾刊文指出,中国“改写了全球绿色转型的故事”,称赞中国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流媒体对此也有积极报道,《巴基斯坦观察家报》发文指出,将中国的绿色创新技术普及到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有助于弥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上的鸿沟。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专职副秘书长任红岩——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借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框架提供了务实的思路。传统发展模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为各国实现绿色转型、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生态修复方面,中国的塞罕坝林场建设为其他国家提供宝贵经验;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中国在光伏、风电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经验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中国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参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所带动的全球生态治理合作,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的亮眼篇章,也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从根本上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机统一起来,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

推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是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启示,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破了传统发展观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对立的旧有模式,是中国版、创新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中国思考和中国贡献,为发展中国家避免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绿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挥了示范作用,推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在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能源转型等领域取得历史性进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的榜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合作。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为推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范例

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已不再仅仅是理论上的问题,而是关系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决定性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明环境保护不是发展的制约因素,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这些年,中国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安吉县关闭了600多个矿山,关闭了1000家污染企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以上,并带动了竹子和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库布其沙漠,超过6000平方公里的退化土地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得到恢复,作为生态经济示范区获得国际社会认可。这些生动实践表明,环境保护和经济繁荣并不相互排斥。相反,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恢复,将增强发展韧性,带来发展机遇。

联合国与中国正携手推进气候适应、绿色创新和南南合作,助力实现包容、绿色、公正的可持续未来。让我们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以此为指引,为人类和地球的未来找到切实可行的前进方向。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帕特里克·奈斯——

这不仅是中国智慧,更是人类共识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质朴而深邃,如今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也为世界点亮了智慧明灯。

中国的环境治理绝非朝夕之功,经过不懈努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等不仅融入了国家发展战略,更深深嵌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因。生态文明不再是愿景,而是正在展开的现实——是样板,是明镜,更是可供世界借鉴的路线图。

在这个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生态压力交织的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理应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普遍信条,这不仅是中国智慧,更是人类共识。人类正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必须坚持破壁思维、勇毅行动、跨界协作。

生态文明昭示我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并非对立,而是命运交织的共生体。我们要共同坚守生态文明的愿景,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中国箴言,更成为人类誓言,协力开创生态智慧超越短期逐利的崭新时代,让自然不再是被榨取的资源,而是人类珍惜的永恒伙伴。

 

美国生态文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安德鲁·施瓦兹——

引导我们迈向更可持续、更公平的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21世纪生态智慧最为重要的表达之一,是中国国家政策的指导方针和世界的典范。这一理念肯定了一个人们早已熟知但常被遗忘的真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保护自然不是成本的付出,而是一种真正的财富。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在有力地引导我们迈向更可持续、更公平的未来。

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转型的道路上,中国正在成为引领者。中国通过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当中,在发展模式上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这种引领是及时的、有远见的、鼓舞人心的。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因此,我们必须怀着共同的目标,团结起来、携手并进,为全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努力。

值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让我们弘扬这一理念的智慧,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为了子孙后代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繁荣,致力于全球合作,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匈牙利布达佩斯长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主任阿提拉·格朗皮埃尔——

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性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基石。这一理念的非凡之处在于,它超越了狭隘的功利主义与短期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中,构筑了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关注,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生命”是连接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核心纽带和共同根基。这一理念对于“生命”的关注,不仅彰显了中国在“生命哲学”上所蕴含的深刻智慧,也与现代科学的前沿探索方向高度契合——当前,科学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物理中心论”向“生命中心论”的范式转变,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恰好为这一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可以说,这一理念不仅关乎环境保护,更彰显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特别是在这个充满空前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所蕴含的生命智慧具有重大价值,它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社会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促进“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共荣,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8 月 13 日 上午9:41
Next 2025 年 8 月 13 日 上午9:45

相关推荐

  • 固态电池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续航更长、“体重”更轻、安全性更强、循环寿命更长……固态电池好处很多。和传统电池电芯采用液态电解质和隔膜不同,固态电池电芯用的是固态电解质。近年来,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明星”,固态电池赛道吸引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目前固态电池研发取得了哪些突破?距离量产还有多远?难点在哪?记者探访相关企业机构,了解固态…

    国内新闻 2024 年 12 月 21 日
    0
  • 气候变化与城市火灾如何关联影响?中国科学家领衔研究首次揭示

    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城市》在线发表一篇气候变化领域重要研究论文,首次确定气候变化与城市火灾之间的关联影响。 这一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完成的研究成果,对未来城市规划、应急响应策略制定,以及国家和城市消防规划与政策制定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石龙教授介绍说,全球火…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7 日
    0
  • “双碳”引领设备更新 国产智能风机迎来“大市场”

    磁悬浮技术因强大的节能优势,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技术之一。磁悬浮智能风机、空压机、冷水机等产品应用于污水处理和工商业制冷供能领域,和传统装备相比,可以节省电力30%以上,这对传统高能耗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风机和冷水机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电机、轴承、叶轮、冷却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被外企“卡脖子”,国内企业不得不“…

    2024 年 9 月 25 日
    0
  • 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

    从城市到乡村、从长途到短途,国庆假期,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为假期交通增添亮色,也为绿色发展添薪蓄力。 新能源汽车出行比例提升。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自驾出行比例占80%,预计超15亿人次,其中新能源汽车流量持续高速增长,为完善自驾出行体验,各地多措并举强化充电保障能力。 在江苏,9月30日至10月6日,高速路网日均通行新能源汽车…

    2024 年 10 月 8 日
    0
  • 中国建立517项生态领域国家标准物质

    记者日前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批准建立一批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标准物质,涉及大气污染监测、水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方面,其中国家一级标准物质34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483项。 保卫蓝天,聚焦大气污染监测。新批准发布的空气中异丁烷、空气中丙烯腈、空气中羰基硫、空气中异丁烯以及空气中苯等标准物质应用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污染源在线…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14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