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绿来点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提出,“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全国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超过43%,城市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清新环境可感可及。各地努力让城市绿起来、美起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编  者

 

福建省福州市实施“绿进万家、绿满榕城”行动——

千年榕树延续城市记忆

本报记者  刘晓宇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里,一棵千年古榕的树冠覆盖面积达1300平方米,“独木成林”的奇观每天都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我今年70岁,在这棵树下打了30年太极,它就像一位老朋友,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居民陈国强说。

福州别称“榕城”。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说:“北宋年间,福州知州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千百年来,榕树与福州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榕树文化。”福州市园林中心数据显示,福州现有登记在册的古榕树1327株,全市榕树总量超过16万株。

“为树让路”是福州城市建设的常态。“多年来,福州将榕树保护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实现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福州市园林中心主任谢志成介绍,2017年,福州颁布实施《福州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专门设立榕树保护条款;2020年出台《福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为古榕树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福州地铁2号线建设过程中,为保护位于南门兜的一棵百年古榕,建设方多次修改设计方案,绕行避让。据福州市林业局统计,近5年来,福州在城市建设中为保护榕树而调整规划设计达47次。

在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一棵树龄逾800年的古榕树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白色仪器。“这是树木力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树木倾斜度和生长状况。”福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敏介绍。

为守护古榕树健康,2024年1月起,福州为每株古榕树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并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智慧园林”系统,进行全天候监测和保护。“我们还研发了榕树复壮技术,通过土壤改良、树洞修复和树体支撑等措施,让老榕树焕发新生。”李敏指着三坊七巷一株经过修复的古榕说,“这棵树曾经因病虫害几乎枯萎,经过我们3年的精心救治,现在又萌发出新芽。”

“榕树不仅美化城市,还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陈存及表示,“一棵成年榕树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1.5吨,释放氧气约1吨,同时还能吸收有害气体、降低噪声、调节气候。”

榕树博物馆、榕树文化节、榕树主题文创产品……福州深挖榕树文化内涵,让古树名木成为讲述城市故事的重要载体。在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几棵古榕与老建筑相映成趣,成为网红打卡点。“我们将榕树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让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得益彰。”风貌区保护开发项目负责人说。

傍晚时分,福州温泉公园里,市民们在榕树下散步、下棋、唱闽剧。“以前这里只有几棵老榕树,现在建成了公园,绿化更好了,我们的活动空间也更大了。”附近居民林大爷说。

福州实施“绿进万家、绿满榕城”行动,通过留白增绿、拆违建绿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设榕树主题公园、街头小绿地。截至2024年底,全市公园超150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7平方米,城市绿色空间持续拓展。

站在福州城市规划馆的沙盘前,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菁指着一个个绿色区块介绍:“在未来城市规划中,我们专门划定了榕树保护线,建设生态廊道,让榕树群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根据相关规划,到2035年,福州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达98%以上。

 

重庆市不断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让市民切实享受生态红利

本报记者  刘新吾

走进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的铁山坪森林公园,不同种类的树木高低错落,林间鸟鸣清脆。

“这里就像一个天然‘大氧吧’,我每天都来运动。经常能看见松鼠在林间穿梭,有时还能看到白鹤的悠然身姿。”觅香湖畔,徒步爱好者刘兰馨说。

过去,铁山坪森林公园的山上大多是马尾松,林相较为单一,时常遭受松材线虫等病虫害侵扰,还容易引发森林火情。

2016年,铁山坪觅香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启动,实施林相改造面积1000余亩,形成了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结构,不断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通俗地说,林相就是‘森林的外形’。”据介绍,觅香湖区域采用针阔混交、乔灌复层混交的方式,综合抚育、空地补植,逐步丰富原有林木结构。

上层乔木层以松、杉为主,补种木荷、小叶桢楠等防火阔叶,混搭水杉、广玉兰等观赏阔叶;中间灌木层则栽种春鹃、山茶球等多彩植物;下层种植耐阴抗虫、阻燃力佳的地被植物……1000余株乔木、10万余株地被植物在这里落地生根,大幅提升森林的涵养水土、防火防虫能力。

春花秋叶、夏荫冬绿,生态修复之后,形成了四季分明、色彩丰富的森林景观体系,让市民切实享受生态红利、感受自然之美。

从单调松涛到万木葱茏,铁山坪森林公园是科学植绿、精准抚育的生动实践。

植绿补绿,三分靠栽,七分靠管护。

“这片杜鹃园的改造就是个典型例子。”负责铁山坪森林公园植物管护的专家李再春介绍,前些年这片杜鹃的枝条不断萎缩,甚至成片枯死,大伙心里都很着急。

“现在,我们对土壤和植物都会进行取样检测、全面‘体检’。”李再春一边说,一边轻轻拨开一丛杜鹃的根部,“你看,通过施用特制磷钾肥对症下药,再配合全天候监测和动态养护,整个园子就活过来了。每到春天,杜鹃花竞相绽放,十分壮观。”

草木葱茏的背后,是一整套智能养护系统的有力支撑。

土壤检测、气候分析、植物状况、抗旱风险……依托树下埋设的智能传感器,所有数据实时传输后台,生成植物数字化健康档案,构建起一套“隐患排查、科学评估、精准施策”的全链条养护体系。

“一旦后台检测到土壤含水量低于15%,还会推送预警,自动开启智能喷灌设备,精准浇灌区域内的植物。”李再春说。

从人力巡查到智慧监测,从粗放养护到精细抚育,铁山坪森林公园全方位筑牢生态屏障。数据显示,铁山坪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动植物超过800种以上,每年吸引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重庆积极推进森林补植造绿,通过“分区域引种、按功能植树造林”的科学绿化路径,对天然林和人工林实施抚育、间伐,采取退化林修复、补植补造、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营造功能显著的林地。自2021年以来,重庆的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在55%以上。近3年来,重庆共完成965万亩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持续增强。

 

贵州省贵阳市建设口袋公园——

“方寸之地,幸福之园”

本报记者  苏  滨

细雨如丝,顺着枝叶滑落,空气中弥漫着花草清香。早饭过后,69岁的杨福才撑起伞,到小区门口的乔松园散步。这是一个以“乔松”为主题的口袋公园,自打建成那天起,杨福才便习惯漫步园中。

杨福才住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听涛园小区,门口原本是一个荒坡,堆放着建筑垃圾和杂物,蚊虫滋生,异味散出。住进小区20多年,他都是绕着走。

“这几年,周边不少小区附近修起口袋公园。我们小区的居民呼吁,也想家门口有个散步休闲、亲近自然的地方。”去年4月,杨福才听到好消息,听涛园小区的口袋公园正式动工,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经过实地调研并充分征求小区居民意见,我们决定重点保留荒坡上的16株马尾松,优化调整其他植被,选种杜鹃、紫玉兰、百子莲、油桐树等50多种植物,确保四季有花,一步一景。”观山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处规划设计科科长王兴介绍,他们还聘请风景园林专家,论证完善乔松园的建设方案,精心谋划,科学修建,真正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今年8月初,乔松园的一处边坡上还补种了8株大吴风草,达到遮阴护坡、点缀坡面的效果。

随着城市发展,绿化用地愈发紧张,观山湖区通过见缝插绿、增绿扩绿,把城市边角地转换为功能性强、景观丰富的口袋公园,增加城市含绿量。

“口袋公园建成后,我们按照一花一景、一园一策原则,安排专人进行个性化养护管理,实现从‘增绿’到‘常绿’,让景观效果长久保持。”王兴表示,每个口袋公园建成开放后,观山湖区相关部门坚持回访,了解市民的满意度,收集反馈建议,将好点子应用到下一个口袋公园的建设中,“比如之前有市民提出增加坐凳的建议,我们已经采纳,在乔松园内安装。”

“根据全市统筹规划,我们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市民参与’的模式,实现口袋公园的共建共享。还以城市绿道建设为契机,将口袋公园串珠成链。目前,观山湖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42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观山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刘小伟说。

山在城中立,林在城中生。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贵阳市以城市园林规划为引领,结合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土地使用现状等数据,全面评估城市绿地资源。通过精心选址,打造市民期盼的口袋公园,增加市民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

截至目前,贵阳市建起225个口袋公园、总长374公里的环城林带,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3%,基本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方寸之地,幸福之园。”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龚涛表示,贵阳市将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利用城市更新腾退的边角地、桥下空间,再建5个口袋公园,重点填补老城区的绿化盲区,提升景观绿化品质,以“小口袋”装下“大幸福”,实现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11 月 13 日
Next 2025 年 11 月 13 日

相关推荐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23日表示,我国建成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为全球贡献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 当日,章建华在青岛开幕的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介绍了相关情况。过去10年间,我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我国的风电、光伏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丰富了全球供…

    国内新闻 2024 年 10 月 26 日
    0
  • 国产电池助力电动轻型运动类飞机加速量产

    科技日报讯 (记者洪敬谱 通讯员倪聪)记者8月28日获悉,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重力”)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新能”)近日正式签署航空能源系统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中,由正力新能生产的锐翔RX1E系列电动固定翼飞机航空电池,正式开启批量化交付。这标志着我国目前唯一可商用的电动轻型运动类飞机——锐翔RX1E-A…

    国内新闻 2025 年 9 月 4 日
    0
  • 欧盟呼吁加紧应对水资源挑战

    最新公布的欧盟水资源状况报告显示,欧盟地区仅有39.5%的地表水体达到“良好的生态状况”,26.8%的地表水体达到“良好的化学状况”。报告认为,化学物质汞及其他有毒污染物扩散是造成地表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欧盟环境、水资源恢复力和竞争性循环经济专员杰西卡·罗斯沃尔表示,清洁可靠的水资源供应对公民、环境和企业发展都至关重要,欧洲必须加大力度提高水资源恢复力,应对…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28 日
    0
  • 我国已鉴定评价林草种质资源约1万份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2024年,我国各类草种产量超过7万吨。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成各级各类种子生产基地1400多处、共有各类苗木生产基地21.4万个;已初步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原地、异地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相结合的林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 在中央资金支持和带动下,各地林草部门积极推进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李拥军介绍,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并达产的…

    国内新闻 2024 年 12 月 31 日
    0
  •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冰川保护”。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明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21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