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塑料或成海洋碳循环重要因素
《自然》最新发表的一项分析探索了微塑料在海洋不同深度的分布。海洋中微塑料的分布和行为受其大小影响,部分有可能进入了碳循环,且可能成为海洋碳循环的重要因素。这些发现强调了研究微塑料分布的重要性,这对制定减少微塑料对环境影响的有效策略很重要。 尽管微塑料已在全球海洋中被广泛记录,但很多研究仅取样了海洋表层50厘米深度。此次,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团队综合了2014…
-
全国能源供应充足!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装机约九成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一季度能源发展情况: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 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一季度,全国可再生…
-
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万亿元(数说美丽中国)
在广西龙胜,罗汉果、大叶百合等林下中药材,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在福建沙县,林下种植的穿山龙、牛奶根,成了沙县小吃炖罐的食材;在浙江安吉,“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园改造提升工程”规划建设林下露营基地等功能区,着力打造旅游产业集群……近年来,多地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以开展复合…
-
积极推进“双碳”目标 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对全球的庄严承诺,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选择。这标志着绿色低碳的现代化路径正在拓宽。实现“双碳”目标挑战巨大。我国碳排放总量大,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而且留给我们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远少于发达国家。但是,这也为我国提供了发展新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坚持“先立后破”,先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安全能源体系,…
-
能源行业持续聚力低碳发展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等机构近日发布《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油气产业蓝皮书》《天然气行业蓝皮书》《低碳经济蓝皮书》。四大蓝皮书显示,2024年全球油价大起大落、欧洲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但中国原油产量上升,进口量下降,进口格局稳定;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在稳供应的同时,我国能源行业低碳发展取得新突破,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清洁利用水平进一步…
-
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装机约九成 支持民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举措出台
●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8.7% ●截至2024年底,各地建成加氢站超540座,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一季度能源发展情况: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 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
-
《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发布
本报北京5月5日电 (记者李红梅)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以下简称《年报》)。这是中国气象局连续第三年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年报》指出,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略偏高趋势,2024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31.79摄氏度,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摄氏度;北极地区持续增温,2024年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零下6.89摄…
-
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保障(生态论苑)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生态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技术保障,迫切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形成更加完备、优质高效的环保技术装备供给体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从传统的污染治理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
-
让绿水青山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如何在保护洞庭湖水质的同时,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记者日前来到洞庭湖畔的采桑湖,这里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水质清澈、绿波荡漾。 “目前,水里养的主要是胖头鱼,肉质好,做剁椒鱼头非常鲜美!”上岸渔民蔡友元说,这里水域面积有1万多亩,湖里的“生态鱼”不喂饲料、纯天然散养,售价比普通“塘鱼”贵两三倍,但还是供不应求。 蔡友元介绍,他原来在洞庭湖里打鱼为生,每年…
-
我国进一步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本报北京5月5日电 (记者寇江泽)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协同应对臭氧层损耗和气候变化,推动相关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我国自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