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我国已建成规模最大、要素最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在会上表示,我国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技术手段较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提供重要支撑。

从网络规模看,生态环境部直接组织监测站点达3.3万个,其中空气点位1734个,地表水点位3646个,地下水点位1912个,海洋点位1359个,辐射监测点位1834个,土壤监测点位达2.2万个,范围覆盖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重点流域和管辖海域。

生态环境部:我国已建成规模最大、要素最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从监测要素看,除水、气、土壤等传统重点监测内容外,近年来新增生态质量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温室气体监测、新污染物监测,基本做到了监测要素的全覆盖。

从技术手段看,自动化监测已成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主要方式,无人机、走航车、激光雷达成为各地监测站“标配”。其中,生态环境部作为牵头用户的在轨卫星达到7颗,为监测科学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于现代化的监测网络,我们现在基本能做到各方面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快、新’,在掌握基数、掌握动态、发现问题、把握规律的同时,指导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董保同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重点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持续强化穿透式监管,在依法严厉打击、遏制数据造假的同时,加强监测数据集成融合、智慧分析,精准地支撑污染防治攻坚。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9 月 25 日 下午10:25
Next 2024 年 9 月 25 日 下午10:35

相关推荐

  • 海河流域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本报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王浩)近日,水利部正式印发海河流域跨省母亲河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标志着海河流域已初步建立目标明确、保障可靠、监管有力、涵盖各河系58条(个)河湖的生态流量保障体系,水资源保护基础进一步夯实。 2019年以来,海河水利委员会会同流域各地结合流域水资源禀赋特点,兼顾河流生态保护需求等,合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科学考虑近中远期、汛…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19 日
    0
  • 从资讯到企业资产,“企业头条”要打造To B的今日头条

    公司于2016年5月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银杏谷资本和用友幸福投资。

    2017 年 4 月 17 日
    1
  • 追“新”逐“绿”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释放发展动能

    初冬时节,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南部新能源基地内,漫漫黄沙上,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向阳而立,熠熠生辉,汇集成辽阔的“蓝色海洋”。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受访者供图 “作为国家‘沙戈荒’基地重点项目,该基地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包括风电400万千瓦、光伏800万千瓦、配套支撑性煤电400万千瓦,可满足超13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华能北方…

    2024 年 12 月 27 日
    0
  • 《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发布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常钦)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通过翔实的数据、图表和文字,反映了自然资源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新进展。 在自然资源概况方面,《公报》显示,根据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全国共有耕地12860.88万公顷、园地1961.09万公顷、林地28369.57万公顷、草地26321.57万…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18 日
    0
  • 北京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

    本报北京电(记者潘俊强)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得益于“三北”防护林建设、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截至2024年底,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得到治理,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进一步筑牢绿色生态防沙屏障。 北京历史上曾长期受风沙侵害,春季肆虐的沙尘暴曾是北京市民挥之不去的记忆。气象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北京…

    国内新闻 2025 年 6 月 20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