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

本报北京电(记者潘俊强)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得益于“三北”防护林建设、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截至2024年底,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得到治理,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进一步筑牢绿色生态防沙屏障。

北京历史上曾长期受风沙侵害,春季肆虐的沙尘暴曾是北京市民挥之不去的记忆。气象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春季(3月1日—5月31日)平均沙尘天气日数达28天。面对着脆弱的生态家底,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建设、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系列工程建设。历经40余年,共完成营造林137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61万亩、封山育林582万亩、飞播造林127万亩。工程实施后,北京市的荒山和风沙危害区得到了根本治理,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16.6%提升到2024年的44.95%;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每公顷土地每年平均减少水土流失量约60吨。近十年来,北京市春季平均沙尘天气日数降至2—3天,首都切实建起了生态防沙屏障,大规模防沙治沙成效明显。

随着北京大规模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北京造林治沙逐步将提升森林质量作为“重头戏”,启动了“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推进包括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潮白河流域中下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在内的多个工程项目。根据规划目标,“三北”工程六期建设完工后,将实现人工造林种草30万余亩、封山育林90万亩、退化林修复28万亩、森林抚育850万亩。目前,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已于2024年率先启动建设。截至目前,7个项目共完成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人工造林45万亩,林业工程建设任务已完成80%以上。到2025年底工程完工后,将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54万余亩,燕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韧性将进一步增强。

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2021年到2030年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北京将以“三北”工程六期建设为抓手,围绕新版城市总规确立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继续实施填空造林、断带补齐,促进现有生态斑块互联互通,助力推动防沙治沙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6 月 20 日
Next 2025 年 6 月 23 日

相关推荐

  • 碳市场建设绘就路线图

    近日,中办、国办对外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中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在提升碳市场活力、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快碳市场建设。 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 碳市…

    1天前
    0
  • 沿海多地突发海水倒灌

    10月21日,辽宁盘锦、营口等沿海城市以及河北唐山等环渤海多地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10月21日早上,辽宁省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5个城市沿海地区突发海水倒灌,部分街道社区车辆被淹,有民房进水,积水深处超过半米,因事发突然,当地应急、消防等有关部门已在第一时间开展处置和人员转移工作。截至目前,海水已经退去,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各项后续处置工作正有序…

    2024 年 10 月 23 日
    0
  • “空”中取氨,打开清洁能源新世界

    空气和水,再平常不过。但在科学家的巧思下,它们有望成为打开清洁能源世界的一把新钥匙。近日,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氮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水合成为氨的新方法。未来,这一成果如得到广泛运用,不仅有助于打破制氨传统工艺对高温高压及化石能源的依赖,也为构建一个“氮循环社会”提供了可能。 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氨的身影遍布现代…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27 日
    0
  • 科学家揭秘大气急流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徐国保近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自然》发表长文《大气急流影响了欧洲七个世纪的极端事件》。研究团队系统地探讨了大气急流的位置变化对欧洲森林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揭示了西北欧和东南欧之间对比鲜明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急流是位于上层大气中的高速风带,分别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由西向东环绕地球。急流的位置并不固定,会随着…

    国内新闻 2024 年 10 月 8 日
    0
  • 变废为宝!我科学家破解混合废塑料回收难题

    从触手可及的快餐盒、矿泉水瓶到遍布生活的家电外壳、医用器材,从田间铺设的农用地膜到屋顶高架的太阳能光伏板,如今,塑料制品无处不在。然而,全球每年生产超过4亿吨塑料,绝大部分在废弃后因难以高效回收而长期滞留于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和巨大的资源浪费,成为困扰全球环境治理的突出难题。面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国内新闻 2025 年 6 月 30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