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

本报北京电(记者潘俊强)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得益于“三北”防护林建设、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截至2024年底,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得到治理,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进一步筑牢绿色生态防沙屏障。

北京历史上曾长期受风沙侵害,春季肆虐的沙尘暴曾是北京市民挥之不去的记忆。气象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春季(3月1日—5月31日)平均沙尘天气日数达28天。面对着脆弱的生态家底,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建设、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系列工程建设。历经40余年,共完成营造林137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61万亩、封山育林582万亩、飞播造林127万亩。工程实施后,北京市的荒山和风沙危害区得到了根本治理,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16.6%提升到2024年的44.95%;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每公顷土地每年平均减少水土流失量约60吨。近十年来,北京市春季平均沙尘天气日数降至2—3天,首都切实建起了生态防沙屏障,大规模防沙治沙成效明显。

随着北京大规模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北京造林治沙逐步将提升森林质量作为“重头戏”,启动了“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推进包括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潮白河流域中下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在内的多个工程项目。根据规划目标,“三北”工程六期建设完工后,将实现人工造林种草30万余亩、封山育林90万亩、退化林修复28万亩、森林抚育850万亩。目前,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已于2024年率先启动建设。截至目前,7个项目共完成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人工造林45万亩,林业工程建设任务已完成80%以上。到2025年底工程完工后,将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54万余亩,燕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韧性将进一步增强。

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2021年到2030年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北京将以“三北”工程六期建设为抓手,围绕新版城市总规确立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继续实施填空造林、断带补齐,促进现有生态斑块互联互通,助力推动防沙治沙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6 月 20 日
Next 2025 年 6 月 23 日

相关推荐

  • 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高水平科研监测体系

    据新华社电(记者黄垚、康锦谦)日前在四川成都开幕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首次发布《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我国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和监管,建设起高水平科研监测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公众服务、智慧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国家公园建设注入科技新动能。 报告指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动整合设立虎豹、大熊猫、长臂猿等旗舰物种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构…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27 日
    0
  • 广西发布首批碳汇造林主推树种

    本报南宁8月28日电  (记者张云河)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发布首批碳汇造林主推树种,包括桉树、黧蒴锥、木荷、香合欢(黑格)、闽楠、米老排、红锥、枫香、任豆、火力楠等10种树木,它们凭借优异的固碳能力与适应特性入选。据测算,首批广西碳汇造林主推树种在中等立地条件下20年生树木,每公顷碳储量可达94—397吨,将为提升广西生态碳汇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此次筛…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29 日
    0
  • 我国已发布9项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

    本报北京6月8日电  (记者刘温馨)记者从2025年全国有色金属“双碳”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9项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涉及畜产品、电解铝、化学纤维、塑料制品等。 其中,《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解铝》为首个工业领域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明确了核算边界、核算方法、发布形式、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 据悉,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

    国内新闻 2025 年 6 月 9 日
    0
  • 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多科学力量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日前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130余个国家的IPCC成员国政府代表、有关观察员组织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展现了国际社会团结协作、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态度和意愿,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注入了更多动力。 气候系统极端复杂。要更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人类社会对气候问题的认知需要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严谨的科学评估可…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11 日
    0
  • 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半个世纪内锐减73%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0月9日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4》显示,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灾难性”地减少了73%。报告称,人类活动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 报告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指数”由伦敦动物学会提供。科学家们对全球5495个物种的约3.5万个种群进行了监测,物种类别涵盖两栖动物、鸟类、鱼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结果显示,在1970至…

    国内新闻 2024 年 10 月 12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