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我科学家破解混合废塑料回收难题

从触手可及的快餐盒、矿泉水瓶到遍布生活的家电外壳、医用器材,从田间铺设的农用地膜到屋顶高架的太阳能光伏板,如今,塑料制品无处不在。然而,全球每年生产超过4亿吨塑料,绝大部分在废弃后因难以高效回收而长期滞留于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和巨大的资源浪费,成为困扰全球环境治理的突出难题。面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无须烦琐分拣,可直接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自然》同期发文评论称:“该成果是应对全球年产巨量塑料问题的重要进展。”

为何废塑料回收意义如此重大?马丁告诉记者,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由化石资源转化而来的塑料,其生命周期不应终结于环境中的污染物。相反,它们分子结构中高度有序的碳氢结构,使其理应被视为宝贵的碳资源。通过保留部分碳—碳骨架,将废弃塑料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或燃料,不仅能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压力,更能高效利用这些含碳氢资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构建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废塑料回收之路充满荆棘。马丁表示,塑料本身结实、轻便、耐用的优点,恰恰成为其废弃后难以自然降解的劣势。更棘手的是,现实中的废塑料来源极其混杂——餐盒、包装袋、快递袋、旧家电外壳、汽车内饰、纺织材料等五花八门,不同种类塑料的结构和特性差异巨大。“除了少量如PET瓶、泡沫塑料、农膜等可通过人工分拣较好回收外,绝大部分混合废塑料的分拣过程复杂低效、成本高昂。传统的热解、焚烧或填埋方法,要么污染大,要么只能产出价值有限的燃气或低品质燃料油,经济效益低下。”

面对这一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马丁团队另辟蹊径,开发出名为“正交转化”的策略。他们的秘诀在于:运用先进的核磁共振技术,像为混合废塑料“做体检”一样,精准识别出其中各种关键的化学结构单元。接着,根据这些结构单元的不同化学“性格”,量身定制“化学反应套餐”,有步骤、分批次进行精确转化。最终,这套巧妙的流程成功地将来自实际生活的复杂混合塑料废弃物转化成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记者了解到,这项技术有两个突破性进展:其一,彻底告别烦琐分拣。它能够直接处理生活中产生的最复杂的混合废塑料,无论来源是餐盒、包装袋、旧家电还是汽车内饰、纺织品,均无须进行复杂且效率低下的分类和预分离。其二,产品价值实现质的飞跃。其产出不再是低价值的燃气或燃料油,而是高分子单体、医药中间体、香料原料等市场高价值化学品,经济效益远超传统的热解回收方法。研究团队利用真实的混合生活塑料垃圾作为原料,成功高效地制备出了苯甲酸、乳酸、芳香胺盐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大幅提升了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尤为令人振奋的是,这项技术的适用性极其广泛。它不仅能在实验室处理“标准样本”,更能有效应对来自日常生活、工厂车间、纺织行业等各种复杂来源的塑料废弃物。即使其中含有颜料、增塑剂、生物质等常见杂质,这套方法也能从容应对,真正展现了“全场景、全塑料回收”的巨大潜力。“简言之,过去塑料回收受困于必须‘挑品种’,且产品价值有限;如今,该创新策略能让混合废塑料‘混着来’处理,并华丽转身为高价值的‘宝藏’。”马丁解释。

“我们应当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塑料废弃物视为重要资源。这项研究的目标,就是实现废塑料中碳氢资源的高附加值转化,真正‘变废为宝’。我们期待这项混合废塑料转化解决方案,能够在显著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的同时,帮助我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马丁说。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天前
Next 2天前

相关推荐

  • 深远海风电如何破除“不确定性”?

      近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5》报告和《全球风能报告》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风电发电量达3814.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2.78%。海上风电作为新兴增长极,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230吉瓦,其中,我国深远海项目将成为国际合作的核心增长点。 海上风电前景可期,但…

    国内新闻 2天前
    0
  • 我国已发布9项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

    本报北京6月8日电  (记者刘温馨)记者从2025年全国有色金属“双碳”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9项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涉及畜产品、电解铝、化学纤维、塑料制品等。 其中,《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解铝》为首个工业领域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明确了核算边界、核算方法、发布形式、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 据悉,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

    国内新闻 2025 年 6 月 9 日
    0
  • 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多科学力量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日前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130余个国家的IPCC成员国政府代表、有关观察员组织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展现了国际社会团结协作、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态度和意愿,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注入了更多动力。 气候系统极端复杂。要更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人类社会对气候问题的认知需要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严谨的科学评估可…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11 日
    0
  • 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进清洁取暖、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任务

    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系统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生态环境部将重点做到以下“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探索“季会商、月调度、对口帮扶、综合施策、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全力完成“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 二是突出治污减排。加快推进清洁取暖、超低排放改造、V…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27 日
    0
  • 一个高速服务区,如何“零碳”运营?

    绿电供应、林业碳汇等措施,让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年均减排3410.1吨二氧化碳,实现“零碳”运营。这个零碳服务区运营以来,通过节能降碳、固碳增汇,已具备可持续碳中和能力。 “电不多了,得赶紧充电。”国庆假期,林先生驾驶新能源汽车从山东济南赶往潍坊老家,行驶至青银高速K315公里处,他驶入济南东服务区。 传统印象中,服务区就是“加油、如厕、喝水、吃饭”的歇脚地…

    2024 年 10 月 9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