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电市场迎来新机遇

全球核电市场迎来新机遇

  近日,世界银行宣布解除核电融资禁令,标志着世界银行能源政策的重大转变。世行行长彭安杰宣布世行将“重新进入核能领域”,重新支持核能项目,重点包括延长现有核电站寿命和发展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并计划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深度合作,确保核安全标准和非扩散监管。随后,亚洲开发银行也表示将评估是否解除此类禁令。

  世界银行在2013年正式实施对核能项目的融资禁令,旨在规避核能安全风险和技术不成熟带来的投资隐患,尤其针对发展中国家。事实上,世行对核能的投资一贯审慎,上一次资助核能项目还要追溯到1959年,当时支持了意大利拉蒂纳核电站项目。世行此次重大政策转变,标志着全球主要国家,特别是曾经反对核电开发的不少西方国家对核电的主流态度已经从“限制利用”转向“积极开发”。  究其原因,一是电力供应成为决定数字经济成败的关键。数字经济特别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电力保障。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美国电力研究所预计,到2030年,美国所有数据中心消耗的电量可能将占美国总发电量的9%,如果没有新的技术创新突破,短期内,核能是少数几个能够迅速满足日益增长电力需求的选项。

针对2023年阿联酋举办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三倍核能宣言》,目前已有31个国家承诺使2050年核能装机容量增至2020年的3倍,但高盛报告指出,由于项目周期长、融资渠道有限,实际资金到位率不足60%,融资难成为核电发展的瓶颈难题。此次世行解除融资禁令可谓恰逢其时,亚洲开发银行随后也表示将评估是否解除此类禁令,政策驱动下有望带来一波全球核电融资热潮。

二是世界主要国家的态度转变。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均支持加强核电融资以推动核能开发,催动全球核电复兴趋势加速。

作为世行最大股东,美国新一届政府5月签署4项行政令,计划2030年前启动10座大型核电站建设,到2050年将核电产能从2024年的100吉瓦增至400吉瓦。另一个大股东德国则放弃强烈反核立场,根据德国5月最新民调,55%的德国民众支持恢复核电,比3年前增长23个百分点。德国新任政府也表示不再阻挠欧盟核能开发政策。6月10日,英国宣布为英格兰东南部一座新的核电站塞兹维尔C提供193亿美元资金,预计建设期间将创造约1万个就业岗位,投运后将为大约600万户家庭提供充足电力。法国政府延长反应堆寿命并开发新一代核反应堆技术。埃及、孟加拉国、印尼、土耳其等10余个发展中国家已经正式启动核电建设计划,还有约20个发展中国家处于积极规划或探索阶段。

三是核电技术升级,更加安全高效,特别是SMR技术逐渐成熟。作为新一代核反应堆,SMR具备成本、效率和安全优势,还可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电力需求提供灵活电力供给,事故风险大大低于传统反应堆。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大力度投入SMR的研发应用,小型核电项目成为发展趋势。中国、俄罗斯、美国走在前列,加拿大、英国、日本、法国等国紧随其后,各国单独或合作研发更加安全高效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此外,为了满足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发展的电力需求,谷歌、亚马逊、甲骨文等全球科技巨头也纷纷宣布投入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研发,力图抢占数字市场先手。在可见的将来,SMR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

四是气候目标与发展需求间的平衡。核电作为可以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基荷电源,具有清洁性、稳定性优势,考虑从原料开采到电力生产的整条生产链,核电站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煤炭火力发电站的1/70,是太阳能发电站的1/3。31个国家签署《三倍核能宣言》,实际选择了通过大力发展核电满足电力需求并实现减排目标的发展路径。不少私营科技企业选择签署长期核电采购协议,以支持数据中心的脱碳需求。

世界银行此次政策转向不仅将加速全球核电复兴,尤其是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商业化,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能源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不过,核电发展能否真正迎来“春天”,仍需解决融资模式创新、安全信任重建及多边机构协同等关键问题。(王宝锟)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天前
Next 8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突破

    科技日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陈瑜)记者6日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华电所属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500标方/小时质子交换膜电解槽、3300标方/小时碱性电解槽产品日前正式下线,2.5兆瓦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实证平台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新突破,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华臻”3300标方…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8 日
    0
  • 新研究揭示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变形

    据新华社洛杉矶2月16日电  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经历“黏性变形”过程,这种结构性变化为揭示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地球内核位于地表以下约5000公里处,被引力锚定在熔融态外核中。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内核是一个固态球体。在这项新研究中,美国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991年至2024…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19 日
    0
  • 永定河连续五年实现全线流动

    3月14日,随着位于天津的屈家店水利枢纽开闸放水,永定河自2021年以来连续五年实现全线流动。 按照水利部批准下达的《2025年度永定河水量调度计划》,为进一步巩固生态补水成效,2025年永定河将保持全线有水,春秋季全线流动。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有序实施生态补水各项工作,1月24日,洋河水库提前加大下泄流量;3月1日,册田水库、官厅水库如期加大下泄流量,全面…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18 日
    0
  • 青海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系统治理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近年来,青海通过开展住建领域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和城乡垃圾污水整治提升、城镇污水管网安全运行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全省生活垃圾填埋设施、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和渗滤液处理设施台账,完成城镇污水管网清淤疏通,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城市县城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实现转型升级,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系统治理能力逐步提…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19 日
    0
  • 六部门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管理

    本报北京6月29日电(记者王浩)为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切实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管理,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近日,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实施《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对生态流量管理部门职责、管控指标确定、泄放与调度、监测与预警、监督评估等5方面作了规定。 《管理…

    国内新闻 8小时前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