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电市场迎来新机遇

全球核电市场迎来新机遇

  近日,世界银行宣布解除核电融资禁令,标志着世界银行能源政策的重大转变。世行行长彭安杰宣布世行将“重新进入核能领域”,重新支持核能项目,重点包括延长现有核电站寿命和发展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并计划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深度合作,确保核安全标准和非扩散监管。随后,亚洲开发银行也表示将评估是否解除此类禁令。

  世界银行在2013年正式实施对核能项目的融资禁令,旨在规避核能安全风险和技术不成熟带来的投资隐患,尤其针对发展中国家。事实上,世行对核能的投资一贯审慎,上一次资助核能项目还要追溯到1959年,当时支持了意大利拉蒂纳核电站项目。世行此次重大政策转变,标志着全球主要国家,特别是曾经反对核电开发的不少西方国家对核电的主流态度已经从“限制利用”转向“积极开发”。  究其原因,一是电力供应成为决定数字经济成败的关键。数字经济特别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电力保障。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美国电力研究所预计,到2030年,美国所有数据中心消耗的电量可能将占美国总发电量的9%,如果没有新的技术创新突破,短期内,核能是少数几个能够迅速满足日益增长电力需求的选项。

针对2023年阿联酋举办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三倍核能宣言》,目前已有31个国家承诺使2050年核能装机容量增至2020年的3倍,但高盛报告指出,由于项目周期长、融资渠道有限,实际资金到位率不足60%,融资难成为核电发展的瓶颈难题。此次世行解除融资禁令可谓恰逢其时,亚洲开发银行随后也表示将评估是否解除此类禁令,政策驱动下有望带来一波全球核电融资热潮。

二是世界主要国家的态度转变。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均支持加强核电融资以推动核能开发,催动全球核电复兴趋势加速。

作为世行最大股东,美国新一届政府5月签署4项行政令,计划2030年前启动10座大型核电站建设,到2050年将核电产能从2024年的100吉瓦增至400吉瓦。另一个大股东德国则放弃强烈反核立场,根据德国5月最新民调,55%的德国民众支持恢复核电,比3年前增长23个百分点。德国新任政府也表示不再阻挠欧盟核能开发政策。6月10日,英国宣布为英格兰东南部一座新的核电站塞兹维尔C提供193亿美元资金,预计建设期间将创造约1万个就业岗位,投运后将为大约600万户家庭提供充足电力。法国政府延长反应堆寿命并开发新一代核反应堆技术。埃及、孟加拉国、印尼、土耳其等10余个发展中国家已经正式启动核电建设计划,还有约20个发展中国家处于积极规划或探索阶段。

三是核电技术升级,更加安全高效,特别是SMR技术逐渐成熟。作为新一代核反应堆,SMR具备成本、效率和安全优势,还可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电力需求提供灵活电力供给,事故风险大大低于传统反应堆。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大力度投入SMR的研发应用,小型核电项目成为发展趋势。中国、俄罗斯、美国走在前列,加拿大、英国、日本、法国等国紧随其后,各国单独或合作研发更加安全高效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此外,为了满足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发展的电力需求,谷歌、亚马逊、甲骨文等全球科技巨头也纷纷宣布投入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研发,力图抢占数字市场先手。在可见的将来,SMR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

四是气候目标与发展需求间的平衡。核电作为可以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基荷电源,具有清洁性、稳定性优势,考虑从原料开采到电力生产的整条生产链,核电站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煤炭火力发电站的1/70,是太阳能发电站的1/3。31个国家签署《三倍核能宣言》,实际选择了通过大力发展核电满足电力需求并实现减排目标的发展路径。不少私营科技企业选择签署长期核电采购协议,以支持数据中心的脱碳需求。

世界银行此次政策转向不仅将加速全球核电复兴,尤其是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商业化,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能源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不过,核电发展能否真正迎来“春天”,仍需解决融资模式创新、安全信任重建及多边机构协同等关键问题。(王宝锟)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6 月 30 日
Next 2025 年 7 月 2 日

相关推荐

  • 内蒙古推动零碳园区培育建设

    本报呼和浩特8月14日电(记者张枨)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与自治区工信厅、自治区能源局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零碳园区培育建设方案》,计划通过试点推进、示范引领、模式创新等举措,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零碳园区,培育创建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试点,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据悉,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18 日
    0
  • 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指南》

    中华环保联合会首部ESG团体标准—《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指南》(T/ACEF  168-2024)于近日正式发布。 环境社会治理(ESG)是国际社会评价企业可持续能力的通用准则,也是资本市场投资项目与企业的重要依据之一,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在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ESG理念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及其产品升级换代…

    国内新闻 2024 年 12 月 4 日
    0
  • 让绿水青山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如何在保护洞庭湖水质的同时,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记者日前来到洞庭湖畔的采桑湖,这里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水质清澈、绿波荡漾。 “目前,水里养的主要是胖头鱼,肉质好,做剁椒鱼头非常鲜美!”上岸渔民蔡友元说,这里水域面积有1万多亩,湖里的“生态鱼”不喂饲料、纯天然散养,售价比普通“塘鱼”贵两三倍,但还是供不应求。 蔡友元介绍,他原来在洞庭湖里打鱼为生,每年…

    国内新闻 2025 年 5 月 6 日
    0
  • 爆破烟尘——环保行业之殇

    矿石开采离不开爆破,爆破产生的振动、噪声、烟尘、毒气、冲击波被称为六大爆破有害效应,是与爆破相生相伴的,对周围的环境、居民健康、建筑、设备、农作物、果木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的爆破烟尘是危害最大、最难解决的世界级难题。 大多数人认为“炮震”是危害最大的,大错特错了!我们国家用爆破振动速度表征爆破振动强度,并以法规的形式制定了建筑物、构筑物安全判据标准…

    2024 年 12 月 26 日
    1
  • 共同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

    野生动物资源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重要抓手。《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4)》显示,北京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已经增加到612种,其中鸟类有519种。仅鸟类种类,就比10年前增加了上百种。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高飞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各方,持续推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守护好…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17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