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护珊瑚礁取得显著成效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日报道,中国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显示,该区域生态系统总体健康。今年5月到7月,各单位对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估。中方调查结果称,仙宾礁礁盘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总体稳定,珊瑚礁生态系统总体健康,分布有造礁石珊瑚13科57属236种,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平均为24.7%,最高为51.3%,与世界主要珊瑚礁分布区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中国拥有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华南大陆沿岸、台湾岛和海南岛沿岸以及南海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拥有很高的造礁石珊瑚物种多样性,一共记录造礁石珊瑚物种2个类群16科77属445种,其中南沙群岛的造礁石珊瑚物种多样性最高。

和全球其他地区一样,中国珊瑚礁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珊瑚病敌害。总体而言,中国珊瑚礁保护面临的问题并非单一类型,多为复合型。

中国珊瑚礁保护事业起步基本与世界主要国家同步。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在西南中沙和大亚湾等海域划建以水产资源和珍稀海洋物种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时,将区域内的造礁石珊瑚也列为保护对象。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国先后建立多个以珊瑚和珊瑚礁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为摸清珊瑚礁的生存状况,中国从2004年开始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国际通用方法开展珊瑚礁监测工作。

多年来,中国多方协作、多措并举,加大珊瑚礁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丰富经验。

在立法方面,目前与珊瑚礁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海南省珊瑚礁和砗磲保护规定》等。40多年来,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中都将造礁石珊瑚和珊瑚礁保护列为重要内容。

在科研方面,随着科技专项和经费投入增加,中国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珊瑚研究论文影响力持续提升。这些基础研究的长足进步,为科研人员精准实施珊瑚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一提的是,在珊瑚礁修复攻关方面,中国已形成具有近岸特色的珊瑚礁生境修复,珊瑚人工培育、移植、病害防控和人工礁水下工程的修复技术体系。特别是2022年中国首个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标准——《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中第二部分“珊瑚礁生态修复”实施,确保了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有标可依,提升了中国整体珊瑚礁生态修复效率。

在设立保护区方面,中国沿海已设立多个以保护海洋生态资源为目的的海洋保护区,其中以珊瑚礁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海洋保护区有11个,分别是西南中沙、雷州、大亚湾、万宁、三亚、儋州、东山、徐闻、南澎列岛、珠海庙湾岛、涠洲岛等。保护区内严禁礁区内的捕捞活动,限制近岸陆源污水直接排放等。对于旅游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尝试推行“轮休制”等管理办法。

在科普方面,近年来,中国大型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和基金会积极参与珊瑚保育公益活动,如志愿护礁行动,对珊瑚断枝进行护理,通过系列讲座、网络课程、社交媒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海洋生态保育知识等。

今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珊瑚礁保护修复的通知》。这是中国针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又一重要文件。在珊瑚礁保护领域,中国努力的脚步不会停歇。在已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中国未来还可继续加强珊瑚礁保护的科普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并积极参与到珊瑚礁保护中。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 黄 晖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10 月 8 日
Next 2024 年 10 月 8 日

相关推荐

  • 全球卫生基金称健康、气候、冲突“三重打击”打击世界最贫困人口

    2024 年 8 月 31 日,在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期间,一名巴勒斯坦儿童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负责人彼得·桑兹表示,气候变化和冲突可能会掩盖改善人们健康的努力,而实际上这些问题是重叠的。 他在周四全球基金 2024 年报告发布之前在伦敦发表了上述讲话,该报告涵盖了该基金去年的工作,该报告…

    2024 年 9 月 22 日
    0
  • 欧盟计划将CBAM范围扩大至下游产品

    7月2日,欧盟委员会在其 《欧洲钢铁和金属行动计划》中宣布了一项倡议,旨在将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范围扩大到一些下游产品,从而降低碳泄漏的风险。 欧盟发现在CBAM的申报过程中,一些欧盟下游产品生产商为了规避碳排放成本增加而将生产转移到海外,或一些欧盟买家倾向于从气候政策要求较弱的第三国进口产品的情况。 此次额外的《反规避措施》意在针对这些企图规避CB…

    国际新闻 2025 年 7 月 7 日
    0
  • 欧盟呼吁加紧应对水资源挑战

    最新公布的欧盟水资源状况报告显示,欧盟地区仅有39.5%的地表水体达到“良好的生态状况”,26.8%的地表水体达到“良好的化学状况”。报告认为,化学物质汞及其他有毒污染物扩散是造成地表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欧盟环境、水资源恢复力和竞争性循环经济专员杰西卡·罗斯沃尔表示,清洁可靠的水资源供应对公民、环境和企业发展都至关重要,欧洲必须加大力度提高水资源恢复力,应对…

    国际新闻 2025 年 3 月 5 日
    0
  • 借助优势种可预测植物群落 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

    记者近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研究员张鹏飞团队首次从数学理论与全球实证数据、模拟数据相结合的角度,揭示了植物群落中的少数优势种在预测群落物种丰富度与总生物量中的决定性作用,解决了自然生态系统中长期存在的预测难题。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 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是草原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特征,驱动着其碳存储、养分循环、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的发挥…

    国际新闻 2025 年 5 月 30 日
    0
  • 日本排放核废水对海洋造成污染:环境与伦理的双重挑战

      自2023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首轮核污染水排海以来,这一事件持续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忧虑。不仅因为这次排放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更因其潜在的环境影响和伦理问题而备受瞩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全面呈现其对海洋环境及全球生态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 一、背景概述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大量核污水产生并需要妥善处理。然而,日本政府经过长期决策…

    2024 年 9 月 21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