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力发电碳足迹数据较国际数据来源更广 电力碳足迹系列解读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并发布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经过测算,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为0.0336kgCO2e/kW·h。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市场营销部主任杨富春介绍说:“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产品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包括设备获取阶段、施工建设阶段、运营维护阶段、退役处置阶段。”

那么,哪个阶段对碳足迹因子影响最大?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有何不同?在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发布后,杨富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

我国风力发电碳足迹数据较国际数据来源更广 电力碳足迹系列解读

资料图片

设备获取阶段碳足迹因子占比最高

“通过对系统边界中各阶段碳足迹总量占比开展分析发现,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均为设备获取阶段占比最高。对陆上风电来说,占比第二的为运营维护阶段,第三为建设阶段。而对海上风电来说,占比第二的为建设阶段,第三为运营维护阶段。”杨富春说。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

“我们对地理风资源、电网区域、装机规模、风机单机类型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杨富春介绍道,“对于同等装机规模,风机单机装机越大,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越低,但风机单机类型非碳足迹因子主要影响因素,地理风资源(发电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最大。对比同类型陆上风电,发电量越低的陆上风电,碳足迹因子越高。此外,与同等单机类型及装机规模的陆上风电对比,海上风电发电量较大,其碳足迹因子较小。综上,地理风资源所对应的发电量为主要影响因素。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按各个企业的发电量(实际计算采用上网电量)进行了加权计算。通过综合分析,以上网电量为权重加权计算,最终得到风力发电的碳足迹因子范围为0.0236kgCO2e/kWh—0.0430kgCO2e/kWh,平均值为0.0336kgCO2e/kWh。”

数据处于IPCC特别报告推荐值区间内

据杨富春介绍,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选取15家风电企业共535台风电机组进行了试算,覆盖全国新疆、陕西、吉林、山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福建、浙江、广东共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机组包括1.5MW、2MW、2.2MW、3.3MW、3.6MW、5MW、6MW、7MW和8MW等单机类型,总体装机容量包括20MW、40MW、50MW、100MW、150MW、200MW和300MW等,电网区域全面涵盖西北、华北、华东、华中、东北和南方电网,地理类型涵盖高原、平原、丘陵山地、高山、海上等,案例综合考虑了以上多项多维度因素。

全国风力发电产品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包括的各阶段活动数据主要来源于实际调研统计数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行业估算数据等。碳足迹排放因子来源于国内及国际现有数据库。

“本次测算的风力发电碳足迹因子计算结果处于《RenewableEnergySourcesandClimateChangeMitigationSpecial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特别报告)推荐值2—81gCO2e/kW·h区间内。在国际Ecoinvent3.10数据库中,风力发电碳足迹因子在0.0168—0.0409kgCO2e/kWh之间(国际缺少海上3MW以上的案例)。值得注意,国际数据来源仅有个别一两个电厂的案例,且时间较久远。”杨富春说。

符合我国风力发电产品碳足迹实际

据了解,当前,我国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对风电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1亿千瓦,同比增长20.7%,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5.16%。其中,陆上风电装机容量为3.98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4300万千瓦。2023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566万千瓦,同比增长显著。2023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7.3%,风电发电量8858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9.5%。

杨富春说:“我国风电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支撑我国风电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

在产业链方面,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风电叶片产能占全球市场的64%、齿轮箱产能全球占比约80%,发电机产能全球占比约73%。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陆上风电新机型迭代加速,单机容量向大型化发展;海上风电技术的创新能力正在不断加强,延续高增长态势,加速向漂浮式和机组大型化发展,目前,已下线的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达到26MW,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

杨富春指出:“我国案例样本的地理、时间和数量代表性均优于国际数据库,能更好代表我国风力发电的实际水平。对我国风电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2 月 14 日
Next 2025 年 2 月 18 日

相关推荐

  •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用电高峰时放电,低谷时充电——这种被形象称作“充电宝”的储能系统,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中国新型储能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建储能,“存绿电” 西藏山南,曲松县加娃…

    2025 年 9 月 4 日
    0
  •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核心阅读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建成覆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海洋、生态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把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最好的区域守护起来,以更加智慧的生态环境监测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   在生态环境部3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

    国内新闻 2025 年 4 月 3 日
    0
  • 企业有了碳排放计量指南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日前印发《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以下简称《指导目录》)。作为我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指导目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碳排放计量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精准的碳减排“行动蓝图”。 《指导目录》涵盖39个关键测量参数、82种检测标准方法、108…

    2024 年 10 月 8 日
    0
  • 全国能源供应充足!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装机约九成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一季度能源发展情况: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 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一季度,全国可再生…

    国内新闻 2025 年 5 月 8 日
    0
  • 拉鲁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

    清晨的西藏拉萨,阳光铺洒在拉鲁湿地如镜的水面上。巡护员强巴一边仔细擦拭着观景栈道的扶手,一边注视着掠过芦苇丛的斑头雁和在水面嬉戏的棕头鸥。“水清、草绿、鸟儿多,空气也十分清新。”强巴说。 今年7月,在津巴布韦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上,拉萨市被正式授牌为“国际湿地城市”,成为西藏首个“国际湿地城市”。 拉鲁湿地总面积超12平方公里,…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11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