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力发电碳足迹数据较国际数据来源更广 电力碳足迹系列解读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并发布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经过测算,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为0.0336kgCO2e/kW·h。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市场营销部主任杨富春介绍说:“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产品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包括设备获取阶段、施工建设阶段、运营维护阶段、退役处置阶段。”

那么,哪个阶段对碳足迹因子影响最大?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有何不同?在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发布后,杨富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

我国风力发电碳足迹数据较国际数据来源更广 电力碳足迹系列解读

资料图片

设备获取阶段碳足迹因子占比最高

“通过对系统边界中各阶段碳足迹总量占比开展分析发现,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均为设备获取阶段占比最高。对陆上风电来说,占比第二的为运营维护阶段,第三为建设阶段。而对海上风电来说,占比第二的为建设阶段,第三为运营维护阶段。”杨富春说。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

“我们对地理风资源、电网区域、装机规模、风机单机类型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杨富春介绍道,“对于同等装机规模,风机单机装机越大,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越低,但风机单机类型非碳足迹因子主要影响因素,地理风资源(发电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最大。对比同类型陆上风电,发电量越低的陆上风电,碳足迹因子越高。此外,与同等单机类型及装机规模的陆上风电对比,海上风电发电量较大,其碳足迹因子较小。综上,地理风资源所对应的发电量为主要影响因素。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按各个企业的发电量(实际计算采用上网电量)进行了加权计算。通过综合分析,以上网电量为权重加权计算,最终得到风力发电的碳足迹因子范围为0.0236kgCO2e/kWh—0.0430kgCO2e/kWh,平均值为0.0336kgCO2e/kWh。”

数据处于IPCC特别报告推荐值区间内

据杨富春介绍,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选取15家风电企业共535台风电机组进行了试算,覆盖全国新疆、陕西、吉林、山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福建、浙江、广东共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机组包括1.5MW、2MW、2.2MW、3.3MW、3.6MW、5MW、6MW、7MW和8MW等单机类型,总体装机容量包括20MW、40MW、50MW、100MW、150MW、200MW和300MW等,电网区域全面涵盖西北、华北、华东、华中、东北和南方电网,地理类型涵盖高原、平原、丘陵山地、高山、海上等,案例综合考虑了以上多项多维度因素。

全国风力发电产品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包括的各阶段活动数据主要来源于实际调研统计数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行业估算数据等。碳足迹排放因子来源于国内及国际现有数据库。

“本次测算的风力发电碳足迹因子计算结果处于《RenewableEnergySourcesandClimateChangeMitigationSpecial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特别报告)推荐值2—81gCO2e/kW·h区间内。在国际Ecoinvent3.10数据库中,风力发电碳足迹因子在0.0168—0.0409kgCO2e/kWh之间(国际缺少海上3MW以上的案例)。值得注意,国际数据来源仅有个别一两个电厂的案例,且时间较久远。”杨富春说。

符合我国风力发电产品碳足迹实际

据了解,当前,我国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对风电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1亿千瓦,同比增长20.7%,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5.16%。其中,陆上风电装机容量为3.98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4300万千瓦。2023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566万千瓦,同比增长显著。2023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7.3%,风电发电量8858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9.5%。

杨富春说:“我国风电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支撑我国风电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

在产业链方面,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风电叶片产能占全球市场的64%、齿轮箱产能全球占比约80%,发电机产能全球占比约73%。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陆上风电新机型迭代加速,单机容量向大型化发展;海上风电技术的创新能力正在不断加强,延续高增长态势,加速向漂浮式和机组大型化发展,目前,已下线的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达到26MW,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

杨富春指出:“我国案例样本的地理、时间和数量代表性均优于国际数据库,能更好代表我国风力发电的实际水平。对我国风电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2 月 14 日
Next 2025 年 2 月 18 日

相关推荐

  • 三部门支持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25日发布通知明确,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相关工作,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根据通知,三部门在2024年首次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拟支持75个县开展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比2024年增加了8个。同时,考虑到2024年各地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2…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28 日
    0
  • 新研究揭示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变形

    据新华社洛杉矶2月16日电  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经历“黏性变形”过程,这种结构性变化为揭示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地球内核位于地表以下约5000公里处,被引力锚定在熔融态外核中。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内核是一个固态球体。在这项新研究中,美国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991年至2024…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19 日
    0
  •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从“出海”到“出圈”?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再迎里程碑。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全年汽车产销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日,海关总署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 产量、销量、出口量均刷新纪录背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展现出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已在…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7 日
    0
  • 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高敬)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作报告时介绍,2024年,全国空气质量稳中向好,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

    国内新闻 2025 年 4 月 28 日
    0
  • 商务部: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消费”

    人民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孙红丽)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有关情况。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2024年,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深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7000多万台(件)绿色智能汽车、家电、家居产品进入了百姓生活。 “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了大宗耐用消费品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李刚介绍,今…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28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