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据中国生态环境部6日消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碳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当天完成登记。这是中国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进展,对推动和激励中国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愿碳市场是中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符合条件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经第三方机构审定与核查、注册登记机构审核后,可将减排量登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通过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平台开展交易,获得减排收益。

此次获得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由位于江苏、甘肃等地的海上并网风力发电和并网光热发电项目产生,已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共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预计将在10年内年均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约35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的登记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带来新机遇。一方面为中国控排企业提供了多样化履约选择,有效降低企业履约成本,推动实现碳市场低成本降碳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为减排机理清晰、降碳效果好但减排成本较高的项目提供了额外资金支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坚持建设高质量自愿碳市场,持续提升中国自愿碳市场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生态环境部表示,未来,随着自愿碳市场支持领域的进一步扩大,更多减排项目将参与自愿碳市场交易,中国自愿碳市场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完)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3 月 7 日
Next 2025 年 3 月 7 日

相关推荐

  • 以实际行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近日在哥伦比亚城市卡利举行。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变化、物种入侵、过度开发等多重因素影响,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利益攸关方亟需形成合力,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目标达成。中国在政策制定、资源调动和技术赋能等方面积极作为,给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新机遇。…

    2024 年 11 月 13 日
    0
  • 《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指南》行业标准通过审查

    近日,由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指南》行业标准审查会在北京举行。经过15位行业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逐条审查及集体投票,该标准获一致通过。 随着“双碳”目标成为我国政策重点,碳足迹作为关键指标,其评价工作对于木竹加工企业尤为重要。当前,通用碳足迹评价标准在木竹产品领域的适用性和操作性存在局限,加之认证市场混乱,难以满足行业需求。新指…

    2024 年 12 月 26 日
    0
  • 水利部:以实际行动保障亚洲及全球水安全

    9月26日,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圆满落幕。水周期间,中国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与亚洲水理事会主席尹锡大共同签署并发布《北京宣言——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亚洲水声明》。 “水利部高度重视亚洲水合作,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在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水利合作框架下,与亚洲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了一大批成果丰硕的务实项目,得到了有关各方积极响应和高度评…

    国内新闻 2024 年 10 月 8 日
    0
  • 我国已发布9项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

    本报北京6月8日电  (记者刘温馨)记者从2025年全国有色金属“双碳”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9项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涉及畜产品、电解铝、化学纤维、塑料制品等。 其中,《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解铝》为首个工业领域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明确了核算边界、核算方法、发布形式、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 据悉,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

    国内新闻 2025 年 6 月 9 日
    0
  • 光伏组件回收产业迎来机遇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但随着光伏产品使用年限的临近以及新产品迭代升级,光伏组件“退役潮”正在加速到来。在全国光伏产业的重要基地江苏省,不少地区和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产业,并努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下一个蓝海 在光伏行业,废旧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业内公认的“下一个蓝海”。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吉…

    2025 年 1 月 20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