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土能做瓷器?

什么样的土能做瓷器?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强调:“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其中就有不少自然新知传承绵延。制作瓷器的黏土有什么特别之处?漆器的漆从什么树上来?植物染技艺是用什么植物来“染”?……新年伊始,“把自然讲给你听”栏目推出“传统文化里的自然新知”系列,请与我们一起沿着时光的长河回溯,发掘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器物、技艺里有趣的自然知识,感悟自然与文化交融的别样魅力。

——编  者

 

制作瓷器所需的黏土,需具备成形性能、适度的干燥收缩性能、适度的烧成收缩性能和耐火度。制瓷还要考虑到黏土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我国是世界上陶器起源最早的国家,又发明创造了瓷器。

瓷器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天然矿物原料一起,经过粉碎混炼、成形,烧制而成的。那么,什么样的土才能做瓷器呢?

制作瓷器所需的黏土,性能上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要具备成形性能,即可塑性。黏土与适量的水混炼后形成泥团,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但不开裂,当外力去掉后,仍能保持其形状不变;二要具有适度的干燥收缩性能。黏土泥料在干燥过程中,包围在黏土颗粒间的水分蒸发,颗粒相互靠拢引起体积收缩,如果收缩过度就会引起泥坯开裂,因此要保持适度的干燥收缩率;三要具有适度的烧成收缩性能和耐火度。黏土泥料在煅烧时,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再度收缩,当达到一定温度时还会逐渐熔融软化,如果收缩过度就会导致瓷器变形。为了烧成不软化并达到与釉相适应的烧成温度,黏土应具有合适的氧化铝含量,它是构成瓷胎“骨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

判断一种黏土是否适合做瓷器,还要考虑到黏土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在矿物组成上,黏土由高岭石、蒙脱石等主要矿物,石英、长石等伴生矿物以及一些有机物质组成。黏土的主要矿物天然具有较好可塑性,主要矿物越多、颗粒越细,可塑性会越高。在化学组成上,黏土的主要矿物是含水的铝硅酸盐,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水。因地质生成条件不同,还会含有少量的钾、钠、钙、镁、铁、钛的氧化物等。黏土受组成矿物影响,化学组成变化很大。

黏土有白、灰、黄等各种颜色,这与黏土含有的着色氧化物以及有机物种类、含量有关,但烧成的瓷胎颜色与黏土颜色并不直接相关,而是与着色氧化物含量以及烧成气氛相关度更大。宋代汝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主要采用氧化铁和二氧化钛含量均较高的黏土制成,胎体主要呈淡灰白色,与色如天青的汝瓷釉更协调统一。

有的黏土柔软,可在水中散开,直接淘洗除杂后就可以使用,如高岭土、球土。制瓷之始,通常使用这类柔软细腻的黏土制瓷,如越窑青瓷。高岭土由于含有质量40%左右的氧化铝,需要14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才能烧结,如邢窑、定窑部分白瓷,所以为了方便烧制通常不会直接用高岭土单一原料制瓷。有的黏土呈致密块状,需破碎淘洗后使用,如瓷石,景德镇至少从宋代开始就使用瓷石制瓷了。

景德镇宋代青白瓷温润如玉,以瓷石为原料制作。瓷石富含绢云母,氧化铝含量较低、钾钠含量高,耐火度低,烧成的瓷器透光度高,尤为适合烧制小件器物。元代青花瓷器大厚重,彩绘精美,采用多种氧化铝含量高的沉积黏土制瓷。而明清景德镇御窑制瓷,无论是青花瓷还是釉上彩瓷,都逐渐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瓷,成就了景德镇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大自然赋予的黏土与能工巧匠的手艺结合,让中国瓷器的魅力持续传承发扬。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1 月 2 日
Next 2025 年 1 月 2 日

相关推荐

  • 青海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系统治理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近年来,青海通过开展住建领域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和城乡垃圾污水整治提升、城镇污水管网安全运行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全省生活垃圾填埋设施、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和渗滤液处理设施台账,完成城镇污水管网清淤疏通,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城市县城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实现转型升级,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系统治理能力逐步提…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19 日
    0
  • 五部门部署加快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

    记者18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应用场景、绿证走出去等方面提出17条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措施。 意见明确,到2027年,绿证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色电力消费机制更加健全,绿色电力消费核算、认证、标识等制度基本建立…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21 日
    0
  • 《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4年)》发布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4年)》。该年报显示,2023年,全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924.6万吨,同比下降4.9%。其中,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389.6万吨、535.0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22%和4.05%。 2023年,全国机动车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724.9万吨、187.2…

    国内新闻 2025 年 4 月 3 日
    0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规划》提出,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

    2025 年 1 月 23 日
    0
  • 我国已发布9项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

    本报北京6月8日电  (记者刘温馨)记者从2025年全国有色金属“双碳”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9项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涉及畜产品、电解铝、化学纤维、塑料制品等。 其中,《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解铝》为首个工业领域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明确了核算边界、核算方法、发布形式、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 据悉,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

    国内新闻 2025 年 6 月 9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