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静)长江之畔的武汉,一座座现代化水厂正以科技之力守护着江河的清澈。在这片涌动创新能量的热土上,水处理设备工程师杨永刚用二十余年的坚守,书写着水处理设备的突围故事。他既以管理者的锐意开拓市场疆域,又以工程师的匠心雕琢技术细节,在碧水保卫战中刻下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
(图为水处理设备工程师杨永刚)
作为庞斯水务工程技术(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杨永刚始终扎根于水处理领域,致力于解决水资源短缺、污染治理和环保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庞斯水务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更为行业带来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他研发的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创新性软著系统,为水处理设备的生产和应用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这些成果不仅在技术上打破了原有的局限,更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推动水处理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其中杨永刚研发的“一种浮动式潜水搅拌机”与“一种非金属网板内进流格栅除污机”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均是针对传统水处理设备中的难题进行创新突破。“一种浮动式潜水搅拌机”采用突破性的双悬浮结构设计,让设备在污水处理的湍流环境中如同芭蕾舞者般轻盈稳定。传统潜水搅拌机因采用固定式安装形式,在有些污水工程中因设备故障需要检修时,无法停水排水停产,该技术解决了污水工程不停产、不排水安装设备的问题,这项技术大大降低了污水生产运营成本。另一项创新成果“非金属网板内进流格栅除污机”正在批量生产,其采用的复合材料网板在强酸强碱环境中展现出惊人的耐腐蚀性,这些创新的设备在提高水处理效率与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还显著提升了设备的耐用性和环境适应性。特别是在水处理设备的节能减排方面,这些创新成果无疑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实现水处理设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然而杨永刚的视野从未局限于硬件革新。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制造业的今天,他敏锐捕捉到水处理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独立研发出许多针对水处理设备生产优化的软著系统。这些系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为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提供了实时监控与管理平台,能够极大提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效率。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使得水处理企业能够随时随地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做出调整和维护,从而避免了设备故障带来的停机损失,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杨永刚不仅仅满足于实验室内的研发,更注重将技术成果落地应用。他深知技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应用并为行业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杨永刚多次深入一线,参与水处理项目的现场调研与指导,推动了多个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他的务实态度与技术背景,使得他在业界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认可。
在技术研发之外,杨永刚始终以推动行业进步为己任。在南京拜思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主办的2024绿色可持续水处理设备应用案例评比大赛中,他作为技术评审专家,坚持创新性必须与落地性并重的评审原则。而在湖北兴雨泵业主办的智能污水处理设备技术创新大赛现场,他更化身技术导师手把手指导年轻工程师优化控制系统逻辑架构。由于其在水处理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杨永刚被香港技术研究院聘请为客座教授,作为客座教授杨永刚不仅参与了技术研究与学术交流,还积极推动了水处理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夜幕降临,杨永刚常独自巡视水处理厂。听着设备平稳的运转声,他回忆起曾经初入行时老师傅的教诲:“治水如治心,容不得半点虚浮。”如今,他正将这份匠心传递给新一代工程师。在他心中,水处理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生态文明的庄严承诺。水处理这份他倾注心血的事业,正静静诉说着一位工程师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