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到工艺品,3D打印助力塑料循环利用

一只常见的废弃塑料瓶,十几分钟后就变为全新的塑料工艺品,这是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增材制造及数字孪生实验室里的一幕。近期,实验室成功研发塑料瓶循环再生机,通过3D打印技术,将废弃塑料瓶循环利用,打印出各类塑料制品。

实验室里,负责人石学智正带领学生调试机器。他用剪刀将塑料瓶不规则的底部剪去,投入机器并启动,切割装置随即运作,将塑料瓶切割成粗细均匀的塑料片送入热压装置。几分钟后,塑料片就变成塑料细线。但现场并未闻到塑料加热的刺鼻气味。

“这台装置完全由我们自主研发,通过低温加热,将切片后的塑料拉长,产出的塑料细线就是塑料3D打印机的良好耗材,同时也不会有异味。”石学智告诉记者。

要让3D打印机顺利运用塑料瓶生产的材料,最关键的是要控制好误差。去年起,团队开始攻关这一课题,攻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已申请了4项获得国家专利。目前,这台装置产出的线材直径误差能稳定控制在0.05毫米以内,基本与市面上的商业化线材无异。

将产出的线材接入一旁的3D打印机,石学智在电脑上选中了一个鱼骨挂坠的图案,打印机随即开始工作。约15分钟后,打印完成,塑料瓶成功变身鱼骨钥匙扣。

“一只钥匙扣需要约7克耗材,大约与一只塑料瓶的产出相当,如果耗材再多一点,就可以打印更多物品,比如塑料杯、塑料碗等。”石学智介绍,目前,该塑料瓶循环再生机对单只塑料瓶的回收利用率约70%,除此之外,也支持3D打印的塑料成品再次回收利用,实现循环。

能否将无法拆解的塑料瓶底座、瓶口以及家中其他较硬的塑料制品也利用起来?该团队为此研发了另一个版本的塑料循环再生机,将硬塑料制品打成碎末后,制成3D打印的颗粒型耗材。这台设备也已初步研发成功,团队正在对机器产出的颗粒精度进行最后的调试。

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石学智告诉记者,这套设备的设计使用场景主要是家庭使用,用户可以通过3D打印机,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将家中的各类废弃塑料打印成家具、工艺品等塑料制品,重复循环利用,最终实现“无塑”生活的愿景。

目前,这套设备已完成了首次路演,该团队正在与有关部门、企业等各方开展洽谈,探索更多使用场景,以尽快实现技术转化。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5天前
Next 5天前

相关推荐

  • 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不“绿色低碳”,非“美丽城市”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美丽城市是指符合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 智慧高效建设目标要求,聚焦城市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 探索以城市为载体的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路径的城市。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23 日
    0
  • 气候:中国今后将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来制定目标

    中国当局周五宣布,未来将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作为目标,而不是与经济增长相连的目标 中国当局周五宣布,中国计划对制定气候目标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改变,未来将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作为目标,而不是与经济增长相连的目标。 中国有庞大的人口,也是一个拥有众多工厂的制造业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也是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气候目标一直是根…

    2024 年 10 月 24 日
    0
  • 让绿水青山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如何在保护洞庭湖水质的同时,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记者日前来到洞庭湖畔的采桑湖,这里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水质清澈、绿波荡漾。 “目前,水里养的主要是胖头鱼,肉质好,做剁椒鱼头非常鲜美!”上岸渔民蔡友元说,这里水域面积有1万多亩,湖里的“生态鱼”不喂饲料、纯天然散养,售价比普通“塘鱼”贵两三倍,但还是供不应求。 蔡友元介绍,他原来在洞庭湖里打鱼为生,每年…

    国内新闻 2025 年 5 月 6 日
    0
  • 科学家揭秘大气急流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徐国保近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自然》发表长文《大气急流影响了欧洲七个世纪的极端事件》。研究团队系统地探讨了大气急流的位置变化对欧洲森林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揭示了西北欧和东南欧之间对比鲜明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急流是位于上层大气中的高速风带,分别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由西向东环绕地球。急流的位置并不固定,会随着…

    国内新闻 2024 年 10 月 8 日
    0
  • “十四五”以来我国年均修复草原超过4600万亩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修复草原超过4600万亩,年均防治草原鼠虫害面积超过1亿亩,草原鲜草总产量超过5.5亿吨。特别是在三北地区,草原面积有22亿亩。通过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乔灌草有机结合,三北地区草…

    国内新闻 2025 年 4 月 28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