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辽宁盘锦、营口等沿海城市以及河北唐山等环渤海多地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10月21日早上,辽宁省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5个城市沿海地区突发海水倒灌,部分街道社区车辆被淹,有民房进水,积水深处超过半米,因事发突然,当地应急、消防等有关部门已在第一时间开展处置和人员转移工作。截至目前,海水已经退去,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各项后续处置工作正有序进行。
21日,奔涌上岸的海水在岸边、街道和养殖池里一扫而过,有人甚至爬上了屋顶。
盘锦二界沟沿海部分街道遭遇海水倒灌
突如其来的海水:“电器报废,车辆被淹”
记者联系了位于盘锦市辽东湾新区二界沟街道沿海的多家商户。一家旅馆的经营者告诉记者,自家旅馆一楼的7个房间都被海水淹了,水深没过床顶。院里的五台车也都被海水淹没,海水深度能到车门把手,发动机舱被灌进海水,损失不小。
在二界沟经营一家饭店的王先生损失较大,屋里所有电器设备和冰柜里价值万余元的食材全部报废,停在门前的一台宝马车和一台皮卡也遭海水浸泡,损失在15万元以上,“这些年打工攒那点钱一下全没有了,真的是欲哭无泪……”
在当地,人们把突如其来的海潮称为“鬼潮”。“早上六点左右我睡得正香呢,就听见有东西倒了的声音,起来一看才发现是海水把东西冲倒了。水都起来了再出去就不赶趟了,那门都推不开,屋里头跟外边落差有20厘米,根本推不动。半个小时屋里的水就有半米多深了。”回想早上惊魂时刻,王先生还是心有余悸,“几十年了都没见过这样的潮水。”
盘锦二界沟沿海部分街道遭遇海水倒灌
王先生介绍,他家周围四五条街约有150余家住户和商铺受灾,是附近地区受灾最严重的。海潮来得快去得也快,21日中午大部分海水已经退去,地处低洼地区的饭店周边积水深度还约有30厘米。
倒灌的海水造成当地部分地区短暂停电。“政府给发了饭吃,登记了信息。”王先生说。
10月21日下午,盘锦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当天早晨盘锦潮水确实较大,但随即退去,目前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当地正在进行排水等应急处置,电力已经恢复。
实际上,本次海水倒灌受影响的不止盘锦一地,辽东湾沿海的营口等地也不同程度遭遇海水上岸。在营口市仙人岛海滨经营旅馆的董先生告诉记者,旅馆遭遇海水倒灌入侵,冰柜被海水浸泡,好在除此之外没有太多损失。他说:“每年九月份(农历)都会有一次大潮,昨天不是农历九月十八嘛(恰逢天文大潮),还有西南风,潮水就上了岸,每年指定有一次。”但这次潮水之大也出乎董先生预料,“长这么大也没看过这么大的潮水。”
10月21日,营口仙人岛海滨海水上岸
气象专家称海水倒灌现象可能与风暴潮叠加天文大潮有关
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工周冠博分析,天文大潮通常在农历的满月和新月期间出现,因为这时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力最大,导致海水水位升高。
“一些海域的天文大潮通常在农历八月和九月月圆之后数天出现,最高潮位可能超过蓝色警戒潮位(700cm),并且会持续几天时间。例如,在厦门,影响范围主要在沿海低洼地区,如沙坡尾避风坞、第一码头等区域,这些区域在高潮位时可能会出现海水漫堤现象。”周冠博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辽宁盘锦、营口等地都出现了海水倒灌现象。奔涌上岸的海水在岸边、街道和养殖池里一扫而过,有人甚至爬上了屋顶。
据悉,10月21日14时,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发布风暴潮蓝色警报。受冷空气影响,预计: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辽宁沿海将出现40到90厘米的风暴增水,莱州湾将出现50到110厘米的风暴增水。辽宁省丹东市、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和山东省潍坊市的风暴潮预警级别为蓝色。预计22日傍晚解除风暴潮警报。
人类活动:如果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一个以城市和工矿区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区。这种地下水位下降使得海水更容易通过地下渗透进入陆地水体,引发海水倒灌。同时,如果一个流域的中游、上游农业、生产用水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水位下降,这种河流低水位状态使得海水更容易倒灌进入河流。
此外,人类的其他一些活动如填海造陆、海岸工程等,会改变海岸线的形态和位置,从而影响海水的流动和渗透能力,这些变化也可能增加海水倒灌的风险。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海平面上升使得海水更容易涌入陆地,加剧海水倒灌的现象。同时,风暴潮、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会加剧海水的涌动和渗透能力,从而增加海水倒灌的风险。这些极端天气事件通常伴随着强风和巨浪,会推动海水更深入地进入陆地。
如何应对天文大潮?
虽然人类还不能阻止天文大潮这种天文现象,但是可以从防御的角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应对,比如:
加强预警与监测:利用现代气象和海洋监测技术,健全准确、及时的海水倒灌预警系统。通过气象卫星、海洋浮标、雷达等设备,实时监测天文大潮、风暴潮等海洋气象信息。一旦监测到可能引发海水倒灌的天文大潮和风暴潮,立即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传达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相关部门。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沿海地区修建防潮堤,阻挡海水倒灌。防潮堤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天文大潮和风暴潮的影响,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完善沿海地区的排水系统,确保在天文大潮期间能够及时排除积水。同时,对排水管道进行定期维护和清理,防止堵塞和泄漏。在沿海地区适当建设应急避难所,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能及时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和救援物资。
加强地质与地形调查:对沿海地区的地质结构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情况,并确定可能引发海水倒灌的脆弱区域。同时,分析沿海地区的地形地貌,评估其对海水倒灌的影响。根据地形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严控地下水开采:制定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的保护规划,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禁止在沿海地区开采地下水,以防止海水通过地下渗透进入陆地水体。建立健全地下水开采监管机制,加强对开采行为的执法检查。对违法开采地下水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