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多地突发海水倒灌

10月21日,辽宁盘锦、营口等沿海城市以及河北唐山等环渤海多地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10月21日早上,辽宁省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5个城市沿海地区突发海水倒灌,部分街道社区车辆被淹,有民房进水,积水深处超过半米,因事发突然,当地应急、消防等有关部门已在第一时间开展处置和人员转移工作。截至目前,海水已经退去,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各项后续处置工作正有序进行。

21日,奔涌上岸的海水在岸边、街道和养殖池里一扫而过,有人甚至爬上了屋顶。

盘锦二界沟沿海部分街道遭遇海水倒灌

沿海多地突发海水倒灌

突如其来的海水:“电器报废,车辆被淹”

记者联系了位于盘锦市辽东湾新区二界沟街道沿海的多家商户。一家旅馆的经营者告诉记者,自家旅馆一楼的7个房间都被海水淹了,水深没过床顶。院里的五台车也都被海水淹没,海水深度能到车门把手,发动机舱被灌进海水,损失不小。

在二界沟经营一家饭店的王先生损失较大,屋里所有电器设备和冰柜里价值万余元的食材全部报废,停在门前的一台宝马车和一台皮卡也遭海水浸泡,损失在15万元以上,“这些年打工攒那点钱一下全没有了,真的是欲哭无泪……”

在当地,人们把突如其来的海潮称为“鬼潮”。“早上六点左右我睡得正香呢,就听见有东西倒了的声音,起来一看才发现是海水把东西冲倒了。水都起来了再出去就不赶趟了,那门都推不开,屋里头跟外边落差有20厘米,根本推不动。半个小时屋里的水就有半米多深了。”回想早上惊魂时刻,王先生还是心有余悸,“几十年了都没见过这样的潮水。”

盘锦二界沟沿海部分街道遭遇海水倒灌

王先生介绍,他家周围四五条街约有150余家住户和商铺受灾,是附近地区受灾最严重的。海潮来得快去得也快,21日中午大部分海水已经退去,地处低洼地区的饭店周边积水深度还约有30厘米。

倒灌的海水造成当地部分地区短暂停电。“政府给发了饭吃,登记了信息。”王先生说。

10月21日下午,盘锦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当天早晨盘锦潮水确实较大,但随即退去,目前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当地正在进行排水等应急处置,电力已经恢复。

实际上,本次海水倒灌受影响的不止盘锦一地,辽东湾沿海的营口等地也不同程度遭遇海水上岸。在营口市仙人岛海滨经营旅馆的董先生告诉记者,旅馆遭遇海水倒灌入侵,冰柜被海水浸泡,好在除此之外没有太多损失。他说:“每年九月份(农历)都会有一次大潮,昨天不是农历九月十八嘛(恰逢天文大潮),还有西南风,潮水就上了岸,每年指定有一次。”但这次潮水之大也出乎董先生预料,“长这么大也没看过这么大的潮水。”

10月21日,营口仙人岛海滨海水上岸

气象专家称海水倒灌现象可能与风暴潮叠加天文大潮有关

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工周冠博分析,天文大潮通常在农历的满月和新月期间出现,因为这时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力最大,导致海水水位升高。

“一些海域的天文大潮通常在农历八月和九月月圆之后数天出现,最高潮位可能超过蓝色警戒潮位(700cm),并且会持续几天时间。例如,在厦门,影响范围主要在沿海低洼地区,如沙坡尾避风坞、第一码头等区域,这些区域在高潮位时可能会出现海水漫堤现象。”周冠博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辽宁盘锦、营口等地都出现了海水倒灌现象。奔涌上岸的海水在岸边、街道和养殖池里一扫而过,有人甚至爬上了屋顶。

据悉,10月21日14时,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发布风暴潮蓝色警报。受冷空气影响,预计: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辽宁沿海将出现40到90厘米的风暴增水,莱州湾将出现50到110厘米的风暴增水。辽宁省丹东市、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和山东省潍坊市的风暴潮预警级别为蓝色。预计22日傍晚解除风暴潮警报。

人类活动:如果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一个以城市和工矿区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区。这种地下水位下降使得海水更容易通过地下渗透进入陆地水体,引发海水倒灌。同时,如果一个流域的中游、上游农业、生产用水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水位下降,这种河流低水位状态使得海水更容易倒灌进入河流。

此外,人类的其他一些活动如填海造陆、海岸工程等,会改变海岸线的形态和位置,从而影响海水的流动和渗透能力,这些变化也可能增加海水倒灌的风险。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海平面上升使得海水更容易涌入陆地,加剧海水倒灌的现象。同时,风暴潮、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会加剧海水的涌动和渗透能力,从而增加海水倒灌的风险。这些极端天气事件通常伴随着强风和巨浪,会推动海水更深入地进入陆地。

如何应对天文大潮?

虽然人类还不能阻止天文大潮这种天文现象,但是可以从防御的角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应对,比如:

加强预警与监测:利用现代气象和海洋监测技术,健全准确、及时的海水倒灌预警系统。通过气象卫星、海洋浮标、雷达等设备,实时监测天文大潮、风暴潮等海洋气象信息。一旦监测到可能引发海水倒灌的天文大潮和风暴潮,立即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传达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相关部门。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沿海地区修建防潮堤,阻挡海水倒灌。防潮堤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天文大潮和风暴潮的影响,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完善沿海地区的排水系统,确保在天文大潮期间能够及时排除积水。同时,对排水管道进行定期维护和清理,防止堵塞和泄漏。在沿海地区适当建设应急避难所,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能及时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和救援物资。

加强地质与地形调查:对沿海地区的地质结构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情况,并确定可能引发海水倒灌的脆弱区域。同时,分析沿海地区的地形地貌,评估其对海水倒灌的影响。根据地形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严控地下水开采:制定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的保护规划,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禁止在沿海地区开采地下水,以防止海水通过地下渗透进入陆地水体。建立健全地下水开采监管机制,加强对开采行为的执法检查。对违法开采地下水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10 月 16 日 下午2:11
Next 2024 年 10 月 24 日 上午8:57

相关推荐

  • 新能源产业拉动铜消费

    铜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碳中和目标下,随着新能源汽车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用铜量增长,铜消费步入景气周期。新能源产业发展不仅带来铜材料需求量的增长,还倒逼铜企转型升级提升铜材料性能。长期看,新能源产业将对铜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铜金属导电性、延展性、耐用性和耐腐蚀性都很高。过去,铜主要应用在建筑、基础设施、工业制造、交通…

    2024 年 10 月 16 日
    0
  • 海洋经济:下一个10万亿有多远?

    海洋经济正迎来更大风口。 7月11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航海日公告》显示,我国海运设施体量最大,海上运输货物全球领先,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在7月1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正是这次会议,从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

    国内新闻 2025 年 7 月 16 日
    0
  • 《中国绿色债券白皮书》发布:中国绿色债券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从2016年2月浦发银行发行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开始,几年时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 近日,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编写的《中国绿色债券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 《白皮书》指出,中国绿色债券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统计,2016年—2023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全球…

    2024 年 12 月 1 日
    0
  • 我国部署加强鸟类等野生动植物保护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组织召开的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获悉:我国近期将持续推进“清风行动2025”和“清山清套专项行动”,并组织开展春季鸟类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全力守护自然生态安全。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总体呈现稳中…

    国内新闻 2025 年 2 月 25 日
    0
  •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逐“新”提“智”?

    翻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产销量双双突破69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40%,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出口实现75.2%的增幅。 不止于一组组跃动的数字,汽车产业的蓬勃活力更藏在高效的生产节拍和持续焕新的科技中……这个夏天,记者赴一线调研,探寻产业发展的趋势,感受逐“新”提“智”的脉动。 创新涌现,激发产业活力 机械臂带动大…

    国内新闻 2025 年 7 月 18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