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发布

11月5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会上,中华环保联合会对外发布了《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环保行业的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三大维度,详细分析了当前环保企业的ESG发展现状、信息披露情况及存在的挑战。《报告》指出,环保行业在ESG信息披露、绿色债券发行、气候应对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在报告鉴证、治理完善和环境量化指标披露上仍有提升空间。

image.png

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主任林彬介绍《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

ESG理念普及度提升,信息披露率突破40%

《报告》数据显示,近三年来,环保行业ESG报告发布数量稳步增长:2022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环保上市公司为36家,2024年则增至57家,信息披露率从26.7%上升至42.2%,显现出行业对ESG理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信息披露率保持较高水平,显示出政策推动与社会责任的强大影响力。

不过,环保行业的信息披露率在全国30个行业中仍处于中位,与金融、能源等披露率较高的行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依据申万一级行业对2024年5月31日前披露的30个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进行统计,A股上市金融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最高,其中银行业披露率达到100%,环保行业位居中位,披露率达到41%。但横向比较,2024年国防军工、 环保、电力设备等行业ESG披露率增长较快,其中,环保行业增长超过6个百分点。

报告编制逐步规范化,第三方鉴证仍有欠缺

在报告编制方面,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采用了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标准进行报告撰写,2024年有64.9%的环保企业参考了GRI标准。此外,深交所《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也被广泛采用,分别占47.4%和42.0%,反映出行业对国际规范的高度重视。

然而,《报告》同时指出,当前环保企业普遍缺乏第三方鉴证,仅有少数几家环保企业,如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和浙富控股等获得了国际评级机构MSCI评级。

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主任林彬表示,企业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数据的真实性是第三方评级的核心,报告鉴证是保证企业数据真实性的重要一环。当前,环保行业进行相关报告鉴证的企业数量较少,在企业信息披露不断规范化和信息披露真实性的要求下,缺乏权威的第三方报告鉴证,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的真实性有一定的影响,还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出现漂绿行为。

清洁技术创新成为重点 量化信息披露需加强

在气候应对与清洁技术创新方面,环保企业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显示,2024年,环保行业上市公司中有42.1%将“应对气候变化”列为企业的实质性议题,高于2023年的20%。此外,87.7%的环保企业积极推进清洁技术应用和创新,61.4%的企业采取“三废”处理措施,31%的企业开展环保培训及志愿活动,14%的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现出行业在绿色发展中的多元化实践。

林彬指出,环境维度聚焦于企业在环境管理、资源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实践成效。环境管理表现最为突出,彰显了企业在该领域的扎实基础和有效管理;但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得分率却不足40%,成为环保企业的明显短板,亟需加强投入与改进。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环保企业在环境定量指标的信息披露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以碳排放为例,仅有31家企业披露了范围1+2的碳排放信息,10家企业披露了范围3的碳排放信息,而高达48家企业尚未进行任何碳排放信息的披露。

“环保企业需进一步提升环境定量指标的信息披露水平,通过详实的数据如污染物排放量、用水量、用电量及绿色收入占比等,真实反映企业的绿色发展状况。这不仅是对国家产业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林彬指出。

然而,《报告》指出,尽管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在“双碳”目标下进行了探索,但真正能够将“双碳”目标融入长远战略的企业较少。多数企业主要通过具体项目实现减碳,而缺乏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对此,中华环保联合会呼吁环保企业应将“双碳”目标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相结合,以增强企业的气候应对能力。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11 月 6 日 下午8:50
Next 2024 年 11 月 6 日 下午8:53

相关推荐

  • 生态环境部连发多项重磅新政,民营企业环评有望持续“松绑”

    生态环境部接连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等重磅新政,要求“大幅”压减环评数量,并希望通过与排污许可制度紧密衔接,以减轻基层审批压力与企业申报考核负担。环评是源头预防的主体性制度,对服务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因环评审批…

    2024 年 9 月 21 日
    0
  •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突破

    科技日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陈瑜)记者6日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华电所属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500标方/小时质子交换膜电解槽、3300标方/小时碱性电解槽产品日前正式下线,2.5兆瓦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实证平台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新突破,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华臻”3300标方…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8 日
    0
  •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首届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合作交流大会成功举办

    12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首届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合作交流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隆重召开。会议以构筑绿色低碳“新高地” ,布局未来产业“新风口”为主题。多位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遇,旨在通过先进经验和见解的交流分享,凝聚智慧与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会议同时发布了《低碳湾…

    2024 年 12 月 31 日
    0
  • 湖泊是怎样命名的?(把自然讲给你听)

    湖泊的名字蕴含了不同的意义,有的根据大小、深浅等直观特点约定俗成,有的记录了历史变迁或文化传承,还有的和当地风土人情、语言特色等息息相关   青海湖、白洋淀、乌梁素海、纳木错……我国湖泊资源丰富,那么,你知道吗,这些湖泊的叫法为什么不相同?湖泊又是怎样命名的? 湖泊在古代多称为“泽”。比如“九泽”,就是上古时期9个大的湖泊。 现在的命名中,面积较大…

    国内新闻 2024 年 12 月 30 日
    0
  • 水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大力发展水循环经济,把发展建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最大程度保障水资源安全,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最大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河北迁安,一家钢铁企业应用电化学除垢技术,成功解决高碱度、高硬度水源的循环水浓缩问题;浙江杭州,一家印染公司采用膜处理系统和智慧用水管控技术,显著提高中水回用率及水重复利用率;山东日照,一家制浆造纸公司综合应用…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8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