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多科学力量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日前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130余个国家的IPCC成员国政府代表、有关观察员组织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展现了国际社会团结协作、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态度和意愿,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注入了更多动力。

气候系统极端复杂。要更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人类社会对气候问题的认知需要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严谨的科学评估可以成为国际社会开展气候治理的重要依据。

自1988年成立以来,IPCC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定期组织全球科学家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编制评估报告;为各国政府、专家等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宝贵平台,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和科研合作;形成的众多科学研究成果广泛凝聚了全球科学家的集体力量和贡献,推动着人类不断深化对气候科学的认识,成为不断加强和改善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科学基础。

例如,相关报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重要国际气候政策制定的关键节点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各国政府制定本国的气候政策、能源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次杭州会议是IPCC全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这是中国近年来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中国作为IPCC科学评估报告的积极贡献者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勤勉实践者,持续加强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政策制定和行动部署。

中国气象局积极组织推荐众多优秀中国科学家参与IPCC历次科学评估和政府评审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先后有上百位中国作者参与报告编写,上千位中国专家参与报告评审,为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在此基础上,中国不断深化气候问题科学认知,积极推进气候治理政策制定,努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研发。中国还向世界分享在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早期预警、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案例,与各国开展联合研究和项目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在国际气候合作和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气候变化关乎全人类福祉和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方以行动化愿景为现实。中国结合自身实际,继续支持和推动IPCC工作,必将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多科学力量,携手各国一道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3 月 11 日
Next 2025 年 3 月 11 日

相关推荐

  • 以旧换新政策下,废旧家电何处去?

    记忆犹新的电子废弃物处理方式,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在今天以旧换新政策下,每年8000万台电视、6000万台空调等家电面临淘汰。这些数量惊人的旧家电,在今天将以何种方式被消解处理? 我为什么要换家电? 进入5月后,珠海遭遇了连续降雨,家住11楼的彭女士在一周前购买了新空调,一直无法进行室外施工。 彭女士家的4台空调都是2011年买房装修时安装的,之后的10…

    2024 年 10 月 16 日
    0
  • 国内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

    2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该项目与前期投用的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成为目前中国石化规模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整体项目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对漂浮式光伏在沿海、浅海地区全海水环境的推广具有重要示范效应。 该漂浮式光伏电站所在水域与…

    国内新闻 2025 年 7 月 4 日
    0
  • 全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成效显著

    自2007年试点以来,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全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累计金额376.7亿元,其中,有偿使用金额142.1亿元,占比37.7%,交易金额234.6亿元,占比62.3%。 从总体进展情况看,试点地区交易初具规模。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201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

    2025 年 6 月 23 日
    0
  • 全球核电市场迎来新机遇

      近日,世界银行宣布解除核电融资禁令,标志着世界银行能源政策的重大转变。世行行长彭安杰宣布世行将“重新进入核能领域”,重新支持核能项目,重点包括延长现有核电站寿命和发展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并计划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深度合作,确保核安全标准和非扩散监管。随后,亚洲开发银行也表示将评估是否解除此类禁令。   世界银行在2013年正式实施对核能…

    2025 年 6 月 30 日
    0
  • 拉鲁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

    清晨的西藏拉萨,阳光铺洒在拉鲁湿地如镜的水面上。巡护员强巴一边仔细擦拭着观景栈道的扶手,一边注视着掠过芦苇丛的斑头雁和在水面嬉戏的棕头鸥。“水清、草绿、鸟儿多,空气也十分清新。”强巴说。 今年7月,在津巴布韦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上,拉萨市被正式授牌为“国际湿地城市”,成为西藏首个“国际湿地城市”。 拉鲁湿地总面积超12平方公里,…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11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