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发行800亿元 绿色金融债势头强劲

2025年伊始,绿色金融债市场发展势头强劲。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根据发行起始日统计(下同),2025年以来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已达800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95亿元。近年来,包括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等在内的绿色债券市场不断向纵深迈进,绿色金融工具箱和产品库持续丰富。

近日,渤海银行公告称,经该行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该行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本次债券于2025年2月26日簿记建档,并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起息。本次债券发行总规模为人民币50亿元,品种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1.89%。

稍早前,农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600亿元绿色金融债。其中,3年期发行规模500亿元,利率为1.85%;5年期发行规模100亿元,利率为1.88%。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除渤海银行、农业银行外,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光大金租、徽银金租分别发行了100亿元、30亿元和20亿元3年期绿色金融债,票面利率分别为1.70%、1.88%和1.80%。

从整体规模看,今年已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800亿元,明显高于较2024年同期的95亿元、2023年同期的216亿元、2022年同期的584亿元。

市场对于新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反响热烈。据农业银行介绍,本期债券受到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投资者踊跃认购,其发行规模创国内绿色金融债单期发行最大纪录,充分展现了农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深厚储备,提升了绿色金融品牌形象。光大金租表示,“25光大金租绿债01”获得了市场各类型机构的热情参与,全场认购倍数达到2.32倍。该债券计划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有望成为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的首支非银金融机构的国内绿色债券。徽银金租也表示,“25徽银金租绿色债01”的发行,市场认购踊跃,覆盖银行、券商、基金、理财子公司等多层次投资主体,全场认购倍数达3.6倍,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徽银金租稳健经营能力和绿色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金融工具箱和产品库持续丰富,包括绿色金融债、绿色信用债等在内的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为实体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从绿色债券类型来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以绿色金融债探索为起点,后陆续扩张到各品种债券,当前已形成绿色金融债、绿色信用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为发行主力,其他类型债券为补充的格局。”远东资信指出,2024年绿色金融债、绿色信用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分别为2205.0亿元、2580.2亿元、2055.6亿元,占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比重分别为32.2%、37.7%、30.0%。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4年绿色债券进展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政策支持进一步成熟,各部门及监管机构合力从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发行机制、规范评估认证流程、改进信息披露框架等方面陆续出台政策,为绿色债券市场有序发展提供多方位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体系,顶层设计日渐清晰。”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首个构建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方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走在世界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正不断完善,一系列更为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呼之欲出。

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未来5年,绿色金融业务在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规模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在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优化银行信贷供给,完善绿色保险体系,丰富金融产品服务,拓宽绿色融资渠道。

董希淼表示,《实施方案》提出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探索绿色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探索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下一步,应加强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支持绿色发展的债券、保险、基金、投行、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组合应用。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3 月 11 日
Next 2025 年 3 月 12 日

相关推荐

  • “十五五”加强电氢协同规划的思考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氢生产国和应用市场。在全面谋划“十五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31 日
    0
  • 我国低碳产业大有可为 四大重点领域值得关注

    【观点摘要】 ·《意见》提出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市场、标准“六大”政策体系,是支撑全面绿色转型的“四梁八柱”。 ·“双碳”战略引领加速能源革命,进一步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成为新时代形成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源泉。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大有可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部门、各地区要出真招、出实招,做好政策细化落实,确保实施见效。 广东…

    2024 年 11 月 6 日
    0
  • 福建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

    本报福州8月4日电  (记者钟自炜)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 根据方案,试点区建设将坚持全功能开发、全区域布局、全周期经营、全产业发展、全过程惠民“五个全”思路,努力实现“五个增”目标,即至2030年,实现福建省森林蓄水量达350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达8.5亿立方米、森林食品…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5 日
    0
  •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

    核心阅读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水利工程是良渚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良渚遗址水利工程是工程体系最为复杂、分布范围最广泛,类型最丰富、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集成工程技术最多的水利工程。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水利工程是良渚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良渚遗址这座“实证中华五千年…

    国内新闻 2025 年 6 月 4 日
    0
  • 积极推进“双碳”目标 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对全球的庄严承诺,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选择。这标志着绿色低碳的现代化路径正在拓宽。实现“双碳”目标挑战巨大。我国碳排放总量大,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而且留给我们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远少于发达国家。但是,这也为我国提供了发展新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坚持“先立后破”,先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安全能源体系,…

    国内新闻 2025 年 5 月 7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