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发行800亿元 绿色金融债势头强劲

2025年伊始,绿色金融债市场发展势头强劲。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根据发行起始日统计(下同),2025年以来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已达800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95亿元。近年来,包括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等在内的绿色债券市场不断向纵深迈进,绿色金融工具箱和产品库持续丰富。

近日,渤海银行公告称,经该行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该行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本次债券于2025年2月26日簿记建档,并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起息。本次债券发行总规模为人民币50亿元,品种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1.89%。

稍早前,农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600亿元绿色金融债。其中,3年期发行规模500亿元,利率为1.85%;5年期发行规模100亿元,利率为1.88%。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除渤海银行、农业银行外,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光大金租、徽银金租分别发行了100亿元、30亿元和20亿元3年期绿色金融债,票面利率分别为1.70%、1.88%和1.80%。

从整体规模看,今年已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800亿元,明显高于较2024年同期的95亿元、2023年同期的216亿元、2022年同期的584亿元。

市场对于新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反响热烈。据农业银行介绍,本期债券受到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投资者踊跃认购,其发行规模创国内绿色金融债单期发行最大纪录,充分展现了农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深厚储备,提升了绿色金融品牌形象。光大金租表示,“25光大金租绿债01”获得了市场各类型机构的热情参与,全场认购倍数达到2.32倍。该债券计划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有望成为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的首支非银金融机构的国内绿色债券。徽银金租也表示,“25徽银金租绿色债01”的发行,市场认购踊跃,覆盖银行、券商、基金、理财子公司等多层次投资主体,全场认购倍数达3.6倍,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徽银金租稳健经营能力和绿色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金融工具箱和产品库持续丰富,包括绿色金融债、绿色信用债等在内的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为实体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从绿色债券类型来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以绿色金融债探索为起点,后陆续扩张到各品种债券,当前已形成绿色金融债、绿色信用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为发行主力,其他类型债券为补充的格局。”远东资信指出,2024年绿色金融债、绿色信用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分别为2205.0亿元、2580.2亿元、2055.6亿元,占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比重分别为32.2%、37.7%、30.0%。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4年绿色债券进展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政策支持进一步成熟,各部门及监管机构合力从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发行机制、规范评估认证流程、改进信息披露框架等方面陆续出台政策,为绿色债券市场有序发展提供多方位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体系,顶层设计日渐清晰。”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首个构建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方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走在世界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正不断完善,一系列更为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呼之欲出。

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未来5年,绿色金融业务在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规模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在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优化银行信贷供给,完善绿色保险体系,丰富金融产品服务,拓宽绿色融资渠道。

董希淼表示,《实施方案》提出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探索绿色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探索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下一步,应加强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支持绿色发展的债券、保险、基金、投行、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组合应用。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3 月 11 日
Next 2025 年 3 月 12 日

相关推荐

  • 为携手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作出中国贡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日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闭幕。大会通过《公约》2025—2026年预算、应对沙尘暴、应对干旱、强化科研创新等39项决议文件。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切实履行缔约国义务,举办中国馆系列活动,累计举办10余场边会,为携手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共同迈向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贡…

    国内新闻 2024 年 12 月 21 日
    0
  • 多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

    近日,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12个有关部门印发《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水平,促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健全完善多部门气候变化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构建气候变化与健康相关政策和标准框架。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监测系统建设,构…

    2024 年 9 月 25 日
    0
  • 在全面绿色转型中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新时代下,讲好全面绿色转型的中国生态环保故事,不仅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就与经验,还能够有效传递中国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共建美好地球家园的决心。 要讲好哪些中国生态环…

    国内新闻 2025 年 7 月 7 日
    0
  • 全球核电市场迎来新机遇

      近日,世界银行宣布解除核电融资禁令,标志着世界银行能源政策的重大转变。世行行长彭安杰宣布世行将“重新进入核能领域”,重新支持核能项目,重点包括延长现有核电站寿命和发展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并计划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深度合作,确保核安全标准和非扩散监管。随后,亚洲开发银行也表示将评估是否解除此类禁令。   世界银行在2013年正式实施对核能…

    2025 年 6 月 30 日
    0
  •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4年)》发布

    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近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发布《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4年)》(以下简称《公报》),反映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成效,科学指导流域水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支撑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公报》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产建设项目…

    国内新闻 2025 年 5 月 22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