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质绿色产能助力世界能源转型

中国优质绿色产能助力世界能源转型

  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总增量的六成。但报告也指出,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制定的目标相比,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更凸显出中国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对世界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绿色产能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一方面,绿色产业凭借低碳环保的独特属性,成为越来越多国家达成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手段。太阳能、风能以及水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日益成为各国满足新增电力能源需求增长的主力。在2024年全球发电量增量中,80%是通过可再生能源与核能满足的,两者合计占比首次突破40%。根据测算,为进一步实现绿色转型目标,至2030年前,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每年需增长16.6%,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新的绿色技术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也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例如,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碳捕获存储等技术的革新,为绿色产业拓展了全新领域,成为驱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同时,新型绿色产品和服务也刺激着全球绿色消费需求,例如,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板等产品,因其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优点而备受各国消费者青睐。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只要减碳降碳还有空间,全球绿色产能就并非过剩而是不足。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优质绿色产能正为世界能源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优质绿色产能不仅强化了自身的能源安全屏障,更为构建全球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格局贡献了重要力量。2023年,以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海外供应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4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同时,中国还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完成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让不少发展中国家利用可再生能源“从梦想走进现实”。

中国优质绿色产能还降低了全球绿色转型成本。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技术快速迭代,量产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级、兆瓦级风电整机技术已形成多条成熟路线、新能源汽车专利数全球领先等,以创新优势不断推动相关绿色产品和项目成本下降。例如,中国生产的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板正在点亮津巴布韦的农村;中国生产高性价比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在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中国优质绿色产能发展优化了全球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中国新能源企业纷纷在出口国实现本土化发展,包括产品、服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供应链等方面的本土化。比如,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电池厂;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光伏企业,在东南亚配置生产基地,形成了海外一体化产能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等。通过这些国际合作和资源共享,中国与其他国家正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携手促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稳步前行。

当前,中国优质绿色产能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彰显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大国担当。反观个别发达国家在大谈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却不断设置贸易障碍,阻碍绿色技术和产品服务的全球流通。这与全人类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凸显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无助于世界各国兑现气候承诺、实现低碳经济,进而无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前景。(郑 猛)(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5 月 20 日 上午9:09
Next 2025 年 5 月 22 日

相关推荐

  • 如何了解黄河生态之变?看看这些鸟儿就知道

    这里是山东东营,黄河下游的入海口段。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这里淤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九曲黄河尾闾美。黄河最下游的这片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它承接着整个黄河流域输送来的物质流和生态流,也因此,黄河口湿地的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健康状况。 张树岩在黄河口工作已30年,最近这十年,他主要负责河口湿地的鸟类监测工作。这是2024年秋…

    2025 年 1 月 6 日
    0
  • 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发布

    本报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林丽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以下简称《通用实施规则》)和中国产品碳足迹标识,这是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该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构建全国统一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工作取得关键突破。 本次发布的《通用实施规则》是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活动的重要技术文件,该文件明…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25 日
    0
  • 新四类环保设施将向公众开放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石化、电力、钢铁、建材四类行业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鼓励四类行业用线下参观或云参观的形式向公众开放。 这是记者从生态环境部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等四类环保设施,即“老四…

    国内新闻 2024 年 12 月 25 日
    0
  • 企业有了碳排放计量指南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日前印发《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以下简称《指导目录》)。作为我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指导目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碳排放计量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精准的碳减排“行动蓝图”。 《指导目录》涵盖39个关键测量参数、82种检测标准方法、108…

    2024 年 10 月 8 日
    0
  •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4年)》发布

    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近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发布《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4年)》(以下简称《公报》),反映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成效,科学指导流域水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支撑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公报》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产建设项目…

    国内新闻 2025 年 5 月 22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