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了碳排放计量指南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日前印发《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以下简称《指导目录》)。作为我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指导目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碳排放计量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精准的碳减排“行动蓝图”。

《指导目录》涵盖39个关键测量参数、82种检测标准方法、108种测量仪器设备、85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5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为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重点排放单位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业主提供了全方位的参考和指导。旨在全面提升我国碳排放计量能力,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碳市场建设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另据了解,《指导目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针对火力发电、铝冶炼、水泥、钢铁等高排放行业,明确了燃料消耗量、燃料发热量、原料中碳含量等关键测量参数,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和技术规范。这些参数和设备的精准测量将有效解决过去碳排放数据质量偏低、测量量值缺乏溯源性或溯源链不完整、不清晰等问题,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在测量仪器设备方面,《指导目录》推荐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非分散红外气体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并精确计算碳排放数据,为碳排放核算数据的准确性验证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指导目录》还强调了计量器具的溯源性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据悉,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强对《指导目录》的宣传和培训,推动各项措施落地生根。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4 年 9 月 28 日 下午9:35
Next 2024 年 10 月 8 日 下午5:34

相关推荐

  • 绿色发展托起“民生福祉”:让“生态颜值”变“经济价值”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做客人民网“人民会客厅”栏目时表示,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让“生态颜值”变成“经济价值”,托起“民生福祉”。 “20年来,我们村从‘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变成了‘人在村中走,犹如画中游’,老百姓吃上了‘…

    国内新闻 2025 年 3 月 12 日
    0
  • 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公布

    1月11日,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获悉,我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正式公布,中电联(北京)检测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电联认证中心”)等26家试点机构成功入选,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正式启动。 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多部门围绕碳…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14 日
    0
  •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四成

    记者26日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截至8月底,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为12.7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比重超过40%,达到40.7%。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带动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及比重持续较快提升,能源电力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介绍,8月份,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的40%,…

    2024 年 10 月 8 日
    0
  • 前三季度 我国绿色贷款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7.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5.67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11.86万亿元和12.0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8%。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5…

    2024 年 11 月 13 日
    0
  • 共204亿元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

    财政部发文,提前下达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本次下达资金204亿元。 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 财资环〔2024〕1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为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大气质量改善,现下达你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统称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用于支持开…

    2024 年 12 月 25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