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和“洋”有何不同?

“海”一般与陆地相连,面积往往在百万平方公里量级以下;“洋”的面积更大,其中心部位到陆地距离更远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在许多人印象中,“海洋”是一个词语,但实际上,“海”与“洋”既有关联又有不同。

“海”与“洋”都有“大片水域”的意思,但“洋”的面积更大,其中心部位到陆地距离更远。例如,太平洋中心部位距离陆地可达上万公里。而“海”一般与陆地相连,面积往往在百万平方公里量级以下。

我们生活的地球,最初是个表面温度达上千摄氏度的灼热“火球”。岩浆的喷发,将地球内部的气体及液体物质带到了地表。其中,水汽等轻物质飘浮到空中,随后地表温度降至100摄氏度以下,水汽转化成水。随着水越攒越多,大约35亿年前,地球表面逐渐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水膜”。

然而,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海洋是和陆地伴生的。20多亿年前,“水膜”下方的地壳之下,岩浆逐渐发生环流运动。岩浆运动,既有相离的也有相向的。相离运动相当于在原本光溜溜的“鸡蛋壳”上撕开一个口子,里边的“蛋清”即岩浆涌出地表,口子越裂越大,形成较深的海洋;相向运动则让两边的“蛋壳”不断受到挤压、冲击,形成高低起伏的陆地和山脉。

“海”与“洋”关联密切。目前的四大洋中,太平洋的年龄是最老的,超过了两亿年。其实更早时,还有特提斯洋,它在南半球形成,在数亿年时间中跨越赤道向北半球扩张,两亿年前开始进入老年期。在过去1亿多年里,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先后“破壳而出”,不断挤占特提斯洋的生存空间。特提斯洋面积渐渐缩小,到距今3000万年前彻底消失,残留的一部分“化身”为如今的地中海。当然,也存在有的“洋”在成长壮大的同时,因为海陆相互作用,衍生出一些“海”。

了解海与洋的演化历史后,我们就更能理解海洋对人类的深远影响。

地球上95%以上的水来自海洋,海洋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海洋蕴藏着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也供应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海洋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我们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作者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本报记者姚雪青采访整理)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6 月 9 日
Next 2025 年 6 月 9 日

相关推荐

  •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二〇三〇年预计破千亿元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召开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据统计,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力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生产…

    国内新闻 2025 年 10 月 24 日
    0
  • 五部门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近日,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持续做好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和认定管理,开展化工园区评价及改造。 化工园区是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以来,各地积极推进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化工园区安全环…

    2025 年 8 月 13 日
    0
  • 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高耗能高排放设备更新改造

    国家发改委24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设备更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推动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各领域还存在大量老旧设备,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潜力依然巨大。将超长期…

    国内新闻 2024 年 9 月 25 日
    0
  • 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6月8日,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0%。 自然资源部在活动现场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国内新闻 2025 年 6 月 9 日
    0
  • 2024 哪里环保企业没有大亏损

    1 赚钱的是少数,亏钱的占大多数 先来看看整体的数据表现。208家上市环保企业中,有108家实现了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占比51.92%;89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也达到42.79%。也就是说,虽然“年景”不好,但仍有半数多的企业营收增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里边,有68家企业实现了总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80家企业“双下降”,40家企业“增收不增利”…

    2024 年 9 月 21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