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步子,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系统推进,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大江大河治理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

结构转型,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如今,我国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机制创新,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四五”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更加完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突破……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让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不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6日 04 版)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3小时前
Next 2025 年 5 月 30 日

相关推荐

  •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4年)》显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2024年,长江干流单位资源量为2.3千克,比2023年上升9.5%;物种多样性水平稳步回升,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累计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种类数比禁渔前(2017年至2020年)增加36种;栖息生境总体稳定,2024年,长江干支流水质评价总体为优,Ⅰ—…

    国内新闻 2025 年 8 月 5 日
    0
  • 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总数继续居全球第一

    新华社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7月24日电(记者许正)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 此次获得认证的9地分别为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浙江温州和湖南岳阳。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介绍,被《湿…

    国内新闻 2025 年 7 月 25 日
    0
  • 共同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

    野生动物资源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重要抓手。《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4)》显示,北京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已经增加到612种,其中鸟类有519种。仅鸟类种类,就比10年前增加了上百种。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高飞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各方,持续推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守护好…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17 日
    0
  • 前三季度我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四降二平”,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PM10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臭氧平均浓度为1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

    2024 年 10 月 26 日
    0
  • 如何安全回收一部旧手机?

    核心阅读   买了新手机,旧手机该如何处理?直接投入二手市场,担心信息泄露风险怎么办?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日前启动试运行,标志着该集团成为业内首家具备线上线下自主回收、自主拆解、自主熔炼一体化能力的手机回收处置企业,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电子涉密载体销毁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网络迈出探索步伐。   小程序下单、中国邮政…

    2025 年 2 月 18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