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绿水青山是画屏 节能减排护真情 植树造林添新绿 共筑家园享安宁
-
中国“两山”理念实践成果亮相世界自然保护大会
新华社阿布扎比10月10日电(记者温新年、赵丹亮)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9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幕。当天举办的中国专场活动系统展示“两山”理念实践成果。 9日,中国自然资源部在大会主展区中央舞台举办了以“中国‘两山’理念促进自然资源变革性保护”为主题的中国专场活动,通过案例分享和成果发布,系统展示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理念、实践与创新成就。 中国驻阿联…
-
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王立彬)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洋旅游等新业态迅速发展。 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9月发布的这一报告,目前全国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2024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为83.7%。海洋环境压力有效缓解,2024年重点监测的直排海污染源主要污染…
-
我国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至83%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10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建成了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至8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
-
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10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十四五”时期,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677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603亿元。
-
中国资环完成首批废旧汽车回收业务
本报天津10月9日电 (记者靳博)日前,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资环机动车公司完成首批废旧汽车回收业务,并联合拆解企业对车辆进行精细化拆解和回用件质检再利用,标志着中资环机动车公司循环利用新模式正式进入实践阶段。 本批次废旧汽车来自保险公司,由中资环机动车公司回收后进入精细化拆解环节,对拆解下来的车灯、空调控制面板等符合标准的回用件进行高价值利用。 …
-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步子,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系统推进,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
-
气象数据身份标识已发放98万余个
本报电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自开展气象数据身份标识以来,中国气象局已发放气象数据身份标识98万余个,数据资源登记凭证8600余个,支撑各行业领域14万个应用场景。 气象数据身份标识,即客观记录气象数据流通各主体、全过程信息,并赋予其全球唯一的标识码。基于气象数据身份标识体系,中国气象局为数据持有者开通气象数据登记监管平台,支持各类型气象数据资源的快捷登记…
-
分享防沙治沙经验 助力全球绿色发展
秋日里的库布其沙漠,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一眼望不到头。昔日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如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日前,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来自中国、沙特阿拉伯、蒙古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荒漠化防治议题,深入库布其沙漠腹地实地考察沙漠北缘锁边林带建设、光伏治沙、以路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创新模式。 在达拉特旗光伏治沙基…
-
把好风景转化为新动能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福建文旅产业精彩纷呈。三坊七巷里,行人驻足于名人故居,感受悠悠古韵;平潭海岸边,游客在码头登上游艇,体验碧波逐浪;霞浦滩涂上,摄影爱好者纷纷前来,拍下如画美景……八闽大地,山海相依,风光正好。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
贵德丹霞灿若霞
秋日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国家地质公园,褪去了盛夏的浓翠,以丹山为骨、碧水为脉、层林作衣,铺展出一幅自然与时间共绘的斑斓画卷。沿着木栈道深入峡谷,两侧岩壁的纹理愈发清晰:有的如波浪翻卷,有的似峰峦叠嶂,还有的像凝固的火焰。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观,是分布着多处地质遗迹的“阿什贡七彩峰丛”,这些丹霞地貌形成于1.2亿年前的白垩纪,红色砂砾岩经流水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