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养护成效显著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养护成效显著
  • 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 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

专题 绿水青山是画屏 节能减排护真情 植树造林添新绿 共筑家园享安宁

  •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步子,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系统推进,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

    9小时前
    0
  • 气象数据身份标识已发放98万余个

    本报电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自开展气象数据身份标识以来,中国气象局已发放气象数据身份标识98万余个,数据资源登记凭证8600余个,支撑各行业领域14万个应用场景。 气象数据身份标识,即客观记录气象数据流通各主体、全过程信息,并赋予其全球唯一的标识码。基于气象数据身份标识体系,中国气象局为数据持有者开通气象数据登记监管平台,支持各类型气象数据资源的快捷登记…

    国内新闻 9小时前
    0
  • 分享防沙治沙经验 助力全球绿色发展

    秋日里的库布其沙漠,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一眼望不到头。昔日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如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日前,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来自中国、沙特阿拉伯、蒙古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荒漠化防治议题,深入库布其沙漠腹地实地考察沙漠北缘锁边林带建设、光伏治沙、以路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创新模式。 在达拉特旗光伏治沙基…

    国内新闻 9小时前
    0
  • 把好风景转化为新动能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福建文旅产业精彩纷呈。三坊七巷里,行人驻足于名人故居,感受悠悠古韵;平潭海岸边,游客在码头登上游艇,体验碧波逐浪;霞浦滩涂上,摄影爱好者纷纷前来,拍下如画美景……八闽大地,山海相依,风光正好。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国内新闻 9小时前
    0
  • 贵德丹霞灿若霞

    秋日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国家地质公园,褪去了盛夏的浓翠,以丹山为骨、碧水为脉、层林作衣,铺展出一幅自然与时间共绘的斑斓画卷。沿着木栈道深入峡谷,两侧岩壁的纹理愈发清晰:有的如波浪翻卷,有的似峰峦叠嶂,还有的像凝固的火焰。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观,是分布着多处地质遗迹的“阿什贡七彩峰丛”,这些丹霞地貌形成于1.2亿年前的白垩纪,红色砂砾岩经流水侵蚀、…

    2025 年 9 月 22 日
    0
  • 生态环境部: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0%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生态环境部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

    国内新闻 2025 年 9 月 22 日
    0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王仁宏)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事关人类未来和各国发展。今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范围频发广发,带来日益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

    国内新闻 2025 年 9 月 22 日
    0
  • 生态项目贷款有了绿色通道

    “园区里的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碳账户’。”在青海省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丽豪半导体碳排放管理师李晓静已从业超过3年,她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业各生产流程碳排放及企业落实碳减排情况。“此前只能根据用电量粗略估计,现在有了绿电溯源系统,用了多少火电、多少清洁能源一清二楚,没有‘糊涂账’。” “碳账户”是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做的绿色账户。“‘碳账户’包含碳…

    国内新闻 2025 年 9 月 22 日
    0
  • 地球储碳的“胃口”有多大?

    地球能“吞”下多少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在问地球的“胃容量”有多大。人类一直以为,地壳深处那些沉默的岩石构造,就像宇宙黑洞一样,能无休止地吞噬人类制造的碳排放。毕竟,把二氧化碳“埋”进地下,听起来很靠谱,就像把垃圾塞进一个永不溢出的垃圾桶。但最新研究显示:这个“垃圾桶”其实是有盖子的,而且,可能正在快速逼近它的极限。 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

    国内新闻 2025 年 9 月 22 日
    0
  • “AI+能源”大势所趋影响深远

    清晨,内蒙古的风电场里,人工智能算法已精准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风速与发电量;千里之外的华东智能电网,正实时平衡着海量用电需求与分布式能源的供电波动;在深海油气平台,AI驱动的监测系统持续排查设备隐患,确保开采作业安全稳定……这幅由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能源图景,正从蓝图加速走向现实。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

    国内新闻 2025 年 9 月 19 日
    0
点击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