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新赛道是什么?

1月17日,公安部发布最新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0.34%。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023年相比增加382万辆,增长51.49%,从2019年的120万辆到2024年的112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新能源汽车为何发展如此迅猛?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车又将如何发展?

1200万辆的背后是什么?

2024年,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加速狂奔的一年,不仅保有量呈高速增长态势,其零售量和市场份额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均突破1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继续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增长点。在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份开始连续7个月超过50%。

产销数量双双超过1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为何势如破竹?

业内人士表示,电池技术的迭代更新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投产,电池成本显著降低,其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同时,多种电池的研发可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续航里程增大满足了更多消费者日常出行需求。

政策的支持进一步助推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以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消费、以旧换新,并显著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超过660万辆老旧汽车更新为新能源车或者节能型汽车,换购新能源车的比例超过60%。

同时,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近日表示,我国累计建成超1200万台充电基础设施,95%以上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能力。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地支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双碳”战略、交通能源融合发展等,也是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新能源汽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新能源汽车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通过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技术的加速融合,将倒逼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发展。

2025年新能源汽车增长点在哪里?

虽然2024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但业内人士并不认为新能源汽车会替代传统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虽已达到8.90%,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占比还是少数。

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持续发展。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预计进入平稳阶段,与2024年基本持平。新能源重卡或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新能源公交车也可能有所突破,新能源汽车出口预计延续增长。

新能源重卡成为新的增长点是有迹可循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老旧货车的报废更新,提高营运货车能耗限值准入标准,有序推广新能源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到2025年底,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降低5%。要实现这一目标,加速推广新能源重卡,尤其是纯电动重卡必不可少。

由于续航里程、补能效率等方面的限制,纯电动重卡在长途运输中的应表现欠佳。但其在中短途运输、封闭场景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经济性、可靠性表现较好。而且,目前京津冀、成渝、宁德—厦门等地已着手建设并运营零排放货运走廊。随着此类试点示范项目的推广,将进一步推动纯电动重卡在长途干线运输场景的应用。

同时,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也将推动纯电动重卡在长途运输中的应用。2023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新增设施原则上应采用大功率充电技术,鼓励大功率充电等新技术创新应用,提升设施能力与服务水平。按照这一要求,各地需继续加强对纯电动重卡专用补能设施的关注度,科学布局、高效运营纯电动重卡的充换电站,积极支持超充等大功率充电技术的落地。这将进一步破解纯电动重卡在续航和补能方面的瓶颈。

今年新能源公交也可能有所突破。《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提出,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加力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更新车龄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车和超出质保期的动力电池,平均每辆车补贴额由6万元提高至8万元。真金白银的支持,将激发城市公交车更换新能源汽车或者动力电池的热情。

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预计持续增长。近年来,国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认可程度不断增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也逐年增长。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较上年增长6.7%,继续领跑全球。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预计继续延续这一态势。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5 年 1 月 20 日
Next 2025 年 1 月 20 日

相关推荐

  • 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

    本报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刘志强)今年6月23日至29日是我国第三十五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23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在青岛市举办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主要包括“节能增效、低碳转型”“绿色消费、焕‘新’引领”“数字赋能、提质升级”“全民行动、‘节’尽所能”等4项活动。 在…

    国内新闻 2025 年 6 月 24 日
    0
  • 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

    核心阅读 全长7.8公里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缎带,铺展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区域。它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从空间布局到建筑营造,再到轴线上的绿化植被,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如今,古老的北京中轴线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春和景明,北京景山,蜡梅花开。站在万春亭观景台环顾四周,壮美中轴线尽收眼底。 纵贯南…

    2025 年 2 月 19 日
    0
  • “2024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出炉,哪座城市夺魁?

    10月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获悉, “2024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最新出炉。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和广州排名前5位。 《2024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以及相关高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联合编制完成并发布。本报告是课题组自2011年以来公开发布的有关中国…

    国内新闻 2024 年 10 月 12 日
    0
  • 2024年北京河湖水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日前,北京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北京市河湖水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水生态系统正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报告》显示,2024年北京市水生态监测工作共布设192个监测站点,涉及153个水体,覆盖全市主要河流、湖库,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生境指标、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三类。2024年,全市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为…

    国内新闻 2025 年 5 月 9 日
    0
  •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上线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寇江泽)生态环境部与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以下简称“因子库”)第一版近日正式上线运行。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是核算碳排放的重要参数,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因子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因子库的上线将为社会各界开展碳排放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便各类主体开展碳排放核算,有效降低全…

    国内新闻 2025 年 1 月 13 日
    0

联系我们

ECOEPN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11563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